天然国宝:弥勒佛奇石天珠23
标签:
历史教育文化情感 |
天然国宝:弥勒佛奇石天珠
2019-11-11
09:32 来源:鲁网
鲁网11月11日讯
天珠是宝石的一种,又称九眼石页岩,简称九页岩(是指岩石的结构有九层,九不是具体数,是多的意思,有的比九层少,有的比九层多。传说古人以七以上表示多,三以下表示少)、九眼石,或称摩尼宝珠、火焰宝石、真陀摩尼、震多末尼,又作天珠、如意宝、如意珠、末尼宝、无价宝珠、如意摩尼等,也称佛眼、菩萨眼、宇宙眼、佛陀珠、浮屠珠、佛塔珠等。天珠是宝石中的圣者,是藏传佛教的宝石器物,因其神奇而美丽的图腾而被天珠爱好者所喜爱。主要产地是青藏高原,其它地方也有产出。奇石天珠是因为奇石的形状或奇石上面的图腾形状颇似佛教图腾或吉祥图腾,加之奇石的材料为石英岩玉(玛瑙、玉髓)类等宝石,因此,奇石天珠便成了天珠中的佼佼者。(参照邱承彬编著《解密天珠》,山东教育出版社)
天然弥勒佛天珠是指珠身上面天然形成弥勒佛形状图腾的天珠。
又叫弥勒天珠、弥勒菩萨天珠、慈氏天珠等。
弥勒佛即弥勒菩萨,也叫弥勒菩萨摩诃萨、弥勒尊佛、未来佛,藏语称为“强巴佛”,新称弥帝隶、梅低梨、迷谛隶、梅怛丽、每怛哩、梅怛丽药、昧怛立曳、梅旦丽耶等,菩萨之姓译曰:慈氏。名阿逸多,译曰无能胜。在大乘佛教经典中,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摩诃萨,是世尊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未来将在娑婆世界降生修道,成为娑婆世界的下一尊佛(也叫未来佛),即贤劫千佛中第五尊佛,常被称为“当来下生弥勒尊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菩萨、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大乘佛教大师支谦、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据窥基《阿弥陀经疏》载:“或言弥勒,此言慈氏。由彼多修慈心,多入慈定,故言慈氏,修慈最胜,名无能胜。”或言阿逸多为姓,弥勒为名。据佛教传说,弥勒佛生于南天竺婆罗门家,与释迦牟尼佛是同时代人。后来随释迦出家,成为佛弟子,他在释迦入灭之前先行入灭,为一生补处菩萨,生于兜率天内院。之后因缘成熟时,从兜率天宫下生人间,继承释迦如来之佛位,到那时,娑婆世界(即我们所生活的世间)阎浮提有翅头末城,其王名儴佉的,弥勒届时将托生于此城中一个名叫修梵摩的大臣家中,降生、出家、成道、说法,其经历一如释迦牟尼佛。于华林园龙华树下成正觉,以三会说法化度无量无边的众生。初过去之弥勒,值佛而修得慈心三昧,故称为慈氏。乃至成佛,犹立是名也(所以虽然名义上称之为“弥勒佛”,实际上其仍为菩萨)。
传说在五代以后,江浙一带的寺院中开始出现笑口弥勒佛的塑像。其实这是按照布袋和尚的形象塑造的。布袋和尚,明州(今宁波)奉化人,或谓长汀人,世人不知道他的族氏名字,自称契此,又号长汀子。世传为弥勒菩萨之应化身,身体胖,眉皱而腹大,出语无定,随处寝卧。常用
杖挑一布袋入市,见物就乞,别人供养的东西统统放进布袋,却从来没有人见他把东西倒出来,那布袋又是空的。假如有人向他请问佛法,他就把布袋放下。如果还不懂他的意思,继续再问,他就立刻提起布袋,头也不回地离去。人家还是不理会他的意思,他就捧腹大笑。
相传他在后梁贞明二年(公元916年)三月三日,示寂于宁波奉化岳林寺东庑下石凳上,留有辞世偈:“弥勒真弥勒,分身千百亿,时时示时人,时人自不识。”偈毕安然而化。其后在其它州有人见和尚亦负布袋而行。于是四众竞图其像。今岳林寺大殿东堂全身见存。
天然弥勒佛天珠
天然弥勒佛天珠(田梦收藏)
天然弥勒佛天珠
红色圆圈内是天然生成的弥勒佛(菩萨)奇石天珠
天然弥勒佛(菩萨)奇石天珠
四尊天然弥勒佛天珠
一对天然弥勒佛天珠
河北保定慈云寺弥勒佛
河北石家庄正定隆兴寺山门弥勒佛
邱承彬编著《解密天珠》,山东教育出版社(邱木兮摄影)
天然弥勒佛奇石天珠浑然天成,鬼斧神工。其寓意吉祥,文化底蕴丰厚,天工造物,形象逼真,惟妙惟肖,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力,非人力所能为,千年一见,其珍贵程度可想而知,令人叹为观止!
作者:邱承彬(字:木兮,号:六不居士,又名:邱木兮、邱六不,天珠学者、佛学者、传统文化学者,天珠学创始人,旅游专栏作家,诗人。《解密天珠》的作者,《中国颂》、《黄河颂》、《雪山圣湖颂》、《高山流水颂》、《泰山颂》、《历山颂》、《石林颂》、《热海颂》、《同学颂》、《章丘颂》、《石榴颂》、《北王庄颂》、《老师颂》、《妇女颂》、《母亲颂》、《黄山颂》、《春天颂》、《解密天珠•序》、《四季颂》、《西藏颂》、《中秋月•嫦娥甩袖》、《禾木颂》、《伏羲颂》、《黄帝颂》、《孔子颂》为邱承彬著名的颂诗。
前一篇:邱承彬谈诗经:国风召南羔羊18
后一篇:邱承彬谈诗经:国风召南殷其雷19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