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诗宋词邱颂
标签:
教育历史文化娱乐 |
唐诗宋词邱颂
唐诗宋词邱颂都是古体诗的题材,唐诗活跃在唐代,以李白、杜甫、白居易等为代表人物。宋词活跃在宋代,以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为代表人物。邱颂活跃在现代,以邱承彬为代表人物。
1.唐诗
唐诗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之一,中华文化宝库中的明珠,对世界许多民族和国家的文化发展产生了很大影响,对于研究唐代的政治、民情、风俗、文化等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唐诗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五言和七言两种。唐代近体诗,是初唐之后的诗歌体裁。代表人物李白、杜甫、李商隐、陆游等.近体诗也是两种,绝句和律诗。又各有五言和七言之不同。所以唐诗的基本形式大约有六种:五言古体诗,七言古体诗,五言绝句,七言绝句,五言律诗,七言律诗。古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宽:一首之中,句数可多可少,篇章可长可短,韵脚可以转换。近体诗对音韵格律的要求比较严:一首诗的句数有限定,即绝句四句,律诗八句,每句诗中用字的平仄声,有一定的规律,韵脚不能转换;律诗还要求中间四句成为对仗。古体诗的风格是前代流传下来的,所以又叫古风。近体诗有严整的格律,所以有人又称它为格律诗。
唐诗的形式和风格丰富多彩,继承了汉魏民歌、乐府传统,发展了歌行体的样式;不仅继承了前代的五、七言古诗,并且发展为叙事言情的长篇巨制;扩展了五言、七言形式的运用,创造了风格特别优美整齐的近体诗。近体诗是当时的新体诗,它的创造和成熟,是唐代诗歌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把我国古曲诗歌的音节和谐、文字精炼的艺术特色,推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古代抒情诗找到一个最典型的形式,至今还特别为人民所喜闻乐见。但是近体诗中的律诗,由于它有严格的格律的限制,容易使诗的内容受到束缚,不能自由创造和发挥,这是它的长处带来的一个缺陷。
2.宋词
宋词是宋代盛行的一种中国文学体裁,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之一,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宋词句子有长有短,便于歌唱。因是合乐的歌词,故又称曲子词、乐府、乐章、长短句、诗余、琴趣等。
宋词始于南朝梁代,形成于唐代,极盛于宋代。据《旧唐书》上记载:“自开元(唐玄宗年号)以来,歌者杂用胡夷里巷之曲。”宋词是中国古代文学皇冠上光辉夺目的明珠,在古代中国文学的阆苑里,她是一座芬芳绚丽的园圃。她以姹紫嫣红、千姿百态的神韵,与唐诗争奇,与元曲斗艳,历来与唐诗并称双绝,都代表一代文学之盛。后有同名书籍《宋词》。
宋词的代表人物主要有苏轼、辛弃疾(豪放派代表词人)、柳永、李清照(婉约派代表词人)。
3.邱颂
邱颂是诗人邱承彬在诗经的基础上创作的系列四言诗。诗经对韵律要求一般比较宽松,邱颂则对韵律要求比较严格,邱颂不论长短诗,基本上是一韵押到底。邱颂多以歌颂祖国为题材,最有代表性的是《中国颂》、《黄河颂》、《泰山颂》、《黄山颂》等,也有歌颂祖先的题材,如《伏羲颂》、《黄帝颂》、《伏羲颂》等,还有歌颂人物的题材,如《老师颂》、《父亲颂》、《母亲颂》、《同学颂》、《妇女颂》等,也有其它题材,如《四季颂》、《高山流水颂》等。邱颂韵律感强,气势磅礴,振奋人心,积极向上,展示祖国腾飞,
山河壮观,优美古体诗, 独特而立新,是当今文学史上的新秀。代表人物邱承彬。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