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沈阳故宫

标签:
时尚文化娱乐旅游历史 |
《游沈阳故宫》
作者:邱承彬
八角重檐攒精尖
硬山回廊饰妙纹
槅扇石栏飞木龙
歇山滴水舞凤神
五彩琉璃镶楼阁
三面敞开入古门
主人驾鹤上九霄
红墙留空寄游人
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大政殿
沈阳故宫清宁宫
部分注释:
1.八角:一种建筑形式。本诗指努尔哈赤时期建的大政殿是八个角。
2.重檐:是中国传统建筑之有两层屋檐者。
3.
攒(cuán)精尖:应为“精攒尖”,精美的攒尖。攒尖是古代中国建筑中屋顶的一种结构形式。宋代称为撮尖,清代称攒尖。依其平面有圆形攒尖、三角攒尖、四角攒尖、八角攒尖。也有单檐和重檐之分。多见于亭阁式建筑,园林建筑。攒:聚集、凑集、拼凑。
4.硬山:是中国传统的建筑表现手法,是中国传统建筑双坡屋顶形式之一。外观呈人字形,两侧山墙平于或略高于屋顶,屋顶双坡交界处多砖砌瓦垒,山墙两际或砌以方砖博风板,近屋角处迭砌墀头花饰。沈阳故宫的清宁宫等为硬山式建筑。
5.回廊:指曲折环绕的走廊。
6.
槅扇:指隔扇门,中国传统建筑中的装饰构件之一,从民居到皇家宫殿都可以看到,是古代建筑中不可或缺的东西。安装于建筑的金柱或檐柱间带格心的门,也称格扇门。沈阳故宫崇政殿有隔扇门。
7:石栏:崇政殿有石雕栏杆。
8.木龙:崇政殿檐下雕有数根木龙。
9.歇山:即歇山顶,歇山式屋顶,宋朝称九脊殿、曹殿或厦两头造,清朝改今称,又名九脊顶。为古代中国建筑屋顶样式之一,在规格上仅次于庑殿顶。沈阳故宫为歇山顶。
10.滴水:指三滴水,是指古建筑三层檐屋顶形式建筑的名称。多用于歇山式楼阁建筑。也有攒尖庑殿,罕见悬山、硬山。滴水:古建筑瓦作术语名称,俗称滴子,筒板瓦屋面瓦件之一。底瓦垄的檐头瓦,比普通板瓦多一个如意形的“滴唇”,用以防止雨水的回流。沈阳故宫凤凰楼为三滴水。
11.凤神:凤凰,指沈阳故宫凤凰楼。
12.三面敞开:指戏台,方便三面观戏。
13.入古门:出入古门。戏台上出入的门称为古门,又叫“鬼门”、“鬼门道”、“古门道”、“鼓门道”。所谓“鬼门”、“古门”是说演员们所扮演的角色多是古代的人,都早已作古了,因而称这道门是鬼门道。沈阳故宫内有戏台一座。
14.驾鹤:比喻得道成仙。
15.九霄:天之极高处;高空;道家谓仙人居处。
16.红墙:红色的围墙。借指沈阳故宫,因沈阳故宫的围墙是红色的。
17.
留空:指留下空空的宫殿。
白话话文:
隔扇门石栏杆雕刻的像飞一样的木龙,歇山滴水舞动的凤凰。
五彩的琉璃镶嵌在楼阁之上,极尽华丽,三面敞开的戏台精美的古门,人生好似一台戏。
宫殿的主人已经驾着仙鹤上了九霄云外,仅仅留下了红墙里面空空的宫殿,寄托游人的思念,让游人参观凭吊怀古。
沈阳故宫又称盛京皇宫,位于辽宁省沈阳市,为清朝初期的皇宫,距今近400年历史,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公元1625年)。清朝入关前,其皇宫设在沈阳,迁都北京后,这座皇宫被称作“陪都宫殿”、“留都宫殿”。沈阳故宫占地面积六万多平方米,有古建筑114座,500多间,至今保存完好,是一处包含着丰富历史文化内涵的宫殿遗址。
沈阳故宫按照建筑布局和建造先后,可以分为东路、中路、西路三个部分:
东路有努尔哈赤时期建造的大政殿与十王亭。于公元1625年开始创建,是皇帝举行“大典”和八旗大臣办公的地方。大政殿为八角重檐攒尖式建筑,殿顶满铺黄琉璃瓦且镶绿色剪边,十六道五彩琉璃脊,大木架结构,榫卯相接,飞檐斗拱,彩画、琉璃以及龙盘柱等,是汉族的传统建筑形式;但殿顶的相轮宝珠与八个力士,又具有宗教色彩。大政殿内的梵文天花,又具有少数民族的建筑特点。在建筑布局上与十大王亭组成一组完整的建筑群,这是清朝八旗制度在宫殿建筑上的具体反映。
中路有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建筑,于公元1627年至公元1635年建成,是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后妃居住的地方。
崇政殿在沈阳故宫内的中路前院正中,是清太宗皇太极时期的“金銮殿”,是沈阳故宫等级最高、最重要的建筑。此殿是清太宗日常临朝处理要务的地方,公元1636年,后金改国号为大清的大典就在此举行。乾隆、嘉庆、道光几位皇帝东巡盛京期间都曾坐在这里接受群臣朝贺。整座大殿是全木结构,五间九檩硬山式,辟有隔扇门,前后出廊,围以石雕的栏杆。殿身的廊柱是方形的,望柱下有吐水的螭首,顶盖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殿柱是圆形的,两柱间用一条雕刻的整龙连接,龙头探出檐外,龙尾直入殿中,实用与装饰完美地结合为一体,增加了殿宇的帝王气魄。
凤凰楼是当时皇帝进行政治活动和举行宴会的地方,凤凰楼建造在3.8米高的青砖台基上,三滴水歇山式围廊,顶铺黄琉璃瓦,镶绿剪边。此楼为盛京最高建筑,故有《盛京八景》之一“凤楼晓日”、“凤楼观塔”等传称。传说凤凰楼上有凤凰飞舞。凤凰楼上藏有乾隆帝御笔亲题的“紫气东来”匾。
清宁宫修在三点八米的高台上,是五间硬山前后廊式建筑,在东次间开门,寝宫和宗教祭祀连在一起,西屋内三面火炕和火地,窗从外关,烟筒设在后面,这是满族的建筑特点。
这些宫殿镶嵌的龙纹五彩琉璃,栩栩如生,雕刻彩画精致生动。中路为清太宗时期续建的大中阙,包括大清门、崇政殿、凤凰楼以及清宁宫、关雎宫、衍庆宫、永福宫等。
西路有戏台、嘉荫堂、文溯阁和仰熙斋等建筑,于公元1782年建成。清朝皇帝“东巡”盛京时在戏台看戏,在文溯阁读书,文溯阁还是存放《四库全书》的场所。
沈阳故宫建筑精美,气势恢宏,文化底蕴丰厚,正以其特有的文化迎接八方游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