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美国货币史话写真录第七话
标签:
转载 |
![[转载]美国货币史话写真录第七话 [转载]美国货币史话写真录第七话](http://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科学家?还是炼金师?
艾萨克•牛顿(Sir Isaac Newton, 1642-1727) 英国著名科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在台湾连小朋友都知道他是现代科学之父。英国中部林肯郡,格兰瑟姆镇的伍尔索普「WOOLSTHORPE MANOR」,是牛顿的故乡,即便如此,如今的伍尔索普仍是格兰瑟姆镇最不起眼的小村之一。许多故事书上都说,牛顿被掉下来的苹果打中,所以才发现了「万有引力」,这个故事恐怕只是一个传说,未必是真的,不过在他住的房子西边的庭院中间,确实种了一棵苹果树。
牛顿出生在英国一个叫做乌尔索坡的偏僻村落,那年是公元1642年,由于早产,从小就衰弱多病,没有人寄望他能顺利长大,但是他却奇迹似的存活下来。牛顿18岁时进入剑桥大学就读,23岁从剑桥大学毕业后,当时由于黑死病蔓延,便躲回家乡。在家乡的这两年(23~25岁)是他这一生创造力最颠峰的时期,也奠定了他一生中三大发现-万有引力、光学及微积分的重要基础。黑死病流行过后,牛顿重回剑桥大学。第二年,他的老师巴劳退休,牛顿接任数学讲座教授的遗缺,正式成为剑桥大学的教授。
但是很少人知道的是,牛顿还是一位名满天下的炼金术士,以现代的说法就是货币专家了。而自1696年起,牛顿弃学从政,到1727年逝世,在长达30年的时间里,牛顿主要在货币领域工作,并沉迷于炼金术和神学,自此他就脱离了科学的领域。牛顿出生于贫穷家庭,后来的科学研究生活也一直很清贫,经济收入上始终很不宽裕的牛顿,希望过上富足的生活。就在1692年,50岁的牛顿决定抛弃科学探索,寻找高收入的职位,但是一直都未能如愿。正当牛顿为求职不遂而大病一场,不再存在任何幻想奢望的时候,1696年时一个意想不到的机遇却适时的出现了。
1696年3月19日,牛顿收到他的朋友查尔斯•蒙塔古(Charles Montagu,后成为哈利法克斯爵士,家世显赫,时任英格兰的财政大臣)写来的信,通知他已被任命为皇家造币局监督,望他立即上任。查尔斯•蒙塔古是牛顿在剑桥大学读书时的同学,他深知牛顿的才学,特别是牛顿对化学和炼金术的研究使他觉得牛顿是担任造币局监督这一职务的最佳人选。牛顿接到这个新职位非常高兴,欣然接受这个职务,一来年薪比过去倍增,二来这是属于政府官员,从此之后可以真正踏进上流社会,做一个有身份有地位的人。1696年他立即搬到伦敦走马上任,蒙塔古为他安排了一个高级住宅。从此牛顿正式弃学从政。
尽管牛顿弃学从政了,但从他过去坚持的研究精神,牛顿始终是一个科学家,年过半百的他还不是一个政客。他把过去科学研究的精神带到了所掌管的英国皇家铸币厂。他在最初的几年时间里就把铸币厂工作搞得焕然一新。首先,牛顿整顿了铸币厂的会计账目。他在数学方面的专长,铸币厂的会计账目很快的就上手,立即以他科学研究的眼光把所有的账目分门别类、编制索引、收入及费用详细记录,很快的时间就让铸币厂的会计制度井然有序。
1696年初春,市场上缺少货币,经济周转困难,为迅速扭转局面,牛顿不断改进冶炼技术,集中力量提高新币的产量,再加上蒙塔古的组织措施积极有力,使产量在短时期内提高了8倍,起初每星期的铸币量是15000磅,到最后每周铸币达12万磅(约5万公斤) ,大大缓解了市场的需求压力。牛顿并没有彻底改变造币厂,但他使其工作效率大为提高,“这种高效率对造币厂来说史无前例,在后来的一个世纪中也不曾有过”。
最后是提高铸币质量。英国早期的铸币都是手工制作的,非常粗糙。牛顿认为货币应该按照正确的重量和纯度来铸造,个体差别越小越好。这种科学精神注入工业生产,牛顿对于精度的追求有着科学家式的狂热,并为之自豪,声称“这种精确是前所未有的,为政府省下了数千英镑”。牛顿不断研究改善铸币生产工艺,新币在精度、纯度和图案花纹等各方面都符合设计要求并达最高境界。
牛顿由于工作出色,得到了财政部的高度赞扬,连国王也特地下语褒奖。1699年,牛顿升任“皇家造币局局长”。最重要的是,英国金币的质量和制作工艺的精良,获得到大众的信心,又由于金币铸造的困难度提高,也能有效的防范了造假伪币的流通了。
1717年9月21日,牛顿在其货币报告中,分析了欧洲各国以及中国、日本、东印度的金银价格情况,认为英国当时的白银短缺已经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因此他建议不再用白银进行铸币,同时将黄金价格定为每金衡盎司(纯度为0.9)3英镑17先令10又1/2 便士。英国虽然直到1774年白银才正式退出货币的流通,但在牛顿的努力下,英国进入了实质上的金本位制。1816年利物浦伯爵(Robert•Banks•Jenkinson)成为联合王国首相以后,英国议会通过法案,规定11盎司或者91.67%的纯度标准金铸造,从法律上首次确立金本位制。1821年,英国正式采用金本位制,纸币英镑成为英国的标准货币单位,每1英镑含 7.32238克纯金。
金铸币本位制的特点就在于,货币单位是在确定有含金量,或者规定每一单位黄金的价格。自由兑换。纸币(法偿货币)如英镑,可以自由地按照票面额兑换成黄金。黄金可以在国际间自由输出入而不加限制。这是保证金本位制的关键原则。
如果从1717年牛顿确定黄金价格算起,到1816年英国从法律上确定金本位制,再到后来1815-1914年"英国霸权"100多年的历史,金本位制在英国事实上存在了200多年。
「未知后事如何,且听下话分解。」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