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中国货币史话写真录 第八话

(2017-09-02 00:34:20)
标签:

转载

货币专家张咏


 [转载]中国货币史话写真录 <wbr>第八话

全球第一次发行纸币”交子”是在北宋的四川地区并非偶然的,它是社会、政治和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交子」原来是四川方言,意思就是票证、票券的意思,字面上有交合之意,也就是「合券取钱」。这时候的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凭据,还不能称之为货币。

此时的交子和后来的「会子」与唐时的「飞钱」极为类似,但比唐朝时更为先进,具有在各地交子铺户划拨款项的汇票性质。当存户把钱存进后,铺户就把交子给存户,这交子无论远近都可以方便使用,数额动则百万之数。由此可知,任何交子的持有者都可拿交子到发行交子的商号(铺户)兑换铁钱,见票即付;铁钱持有者也可拿着铁钱到铺户换取交子,金额可以临时填写,如此的操作,交子已经达到货币正式流通的目的,纸币的雏形已然成形了。四川商人对于交子的形式确实有认真做功课,创意思维在这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假如这16家交子发行商铺财力足够雄厚的话,四川交子的发展或许成为中国私人银行金融机构发展的起点。随着宋朝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货币需求殷切,果不其然,商人之间的大额交易,往往为了避免铁钱搬运的沉重麻烦,直接使用交子来支付货款,成为市场交易重要的货币媒介,交子的使用也就越来越广泛,尤其是所印「交子」具有一定的防伪功能,交子铺户严守交子信用,随到随取,所以逐渐赢得了信誉,直接用交子来交易的生意范围扩大,使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性质和功能。很快地,许多商人就联合起来成立专营的交子发行「铺户」和兑换交子的交子铺,并在各地设立分铺,方便交子的兑换。

发展逐渐的稳定,后来交子铺户在经营中意外发现,只要存户们不会同时一起向铺户求偿的话,若动用部分存户的存款在为他用,并不会危及交子兑换的信誉,于是他们便开始印刷有统一面额和格式的交子,固定面额的交子从此营运而生,作为一种新的流通手段朝向交子货币化进步发展。短短数十年间,就发生了脱胎化股的变化,正是这一步的发展,使得交子逐渐具备了信用货币的特性,真正了成为的纸币。但因为尚未得到政府认可,后来就只能称之为「私交子」。

然而,私交子作为中国第一次货币革命性的发展,却开始遭受到困难。就如同当代金融创新发展,往往伴随着金融危机的风险,如例如19世纪初,新种金融产品基金的诞生、2007年次贷危机,同出一辙。在交子大行其道的时候,也一样有严重的问题发生。原因就是少数惟利是图、贪得无厌的铺户进行金融欺诈行为。此时,有一些为富不仁、心存侥幸的铺子,他们知道存款户不会同时一起拿交子来兑现铁币,因此恶意诈欺,在刻意滥发交子之后,从此避不见面消失无踪,铺子就此停止营业;甚令人不耻的是,挪用他人存款,再利用此资金经营其他买卖失败而宣告破产。这样的欺骗行为都使得他们铺子所发行的交子无法兑现,形同一张废纸。

这些四川奸商的行为我们并不陌生,现在的许多金融弊案手法似乎和北宋年间的犯案手法都很雷同。就这样,当存款者无法取钱时,往往就群起激愤、激起事端,最后引发诉讼,争议不断的交子诈欺事件,就成为当地官员无法回避的问题了。眼看着交子事件逐渐无法收拾,当然,朝廷顺应形势的发展,介入交子发行作业。

这时候,当时担任益州知府的张咏对于四川不法商人深痛恶决,张咏嫉恶如仇的个性表露无遗。景德年间(公元1004年~1007年)他对交子铺户进行大力整顿。很快地,交子铺户潜藏的不法诈欺之徒,就逐一被剔除或绳之以法。没多久,在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张咏开设了世界上第一个负责纸币发行的官方机构「益州交子务」,勇于任事的张咏,直接选定了当地信誉良好的商人王昌懿为首,带领着16家铺子官方特许经营交子业务。同时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纸币印刷场),以革伪造之弊,发行原有定额,每两年整为一届,到期造新换旧,并严禁民间私造,这是世界上最早的中央银行纸币发行部门,至此为止「私交子」的发行正式取得了政府认可。

通过这段历史的脉络可以看出,即便张咏不能算是交子纸币第一个发明人,但交子真正的合法运作,他扮演了最关键的角色,而且为交子法制化的规范运作做出了极大贡献。来年抄纸院开始印刷发行交子,此种交子系为铜板彩色印刷,上面印有鸟兽、花纹、图案或故事等,设计样式异常精美。此种票据有如公债,分界发行(到期偿付面额,重新发行)。交子最初是以两年为一界(期),发行新交子的同时废止并回收旧交子,自宋神宗熙宁五年(公元1072年)起,虽仍然是每两年发行一界,但是每界交子的流通期增加到四年。交子的面值为自1贯文至10贯文的固定面值,以铁钱为本,原本重达330公斤的铁钱,现在只要一张交子就可以随身携带了。「益州交子务」还特别划拨了发行准备金(称之为提称),已经基本具备了近代本位货币的特征要素。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

「官交子」发行初期,其形式规格依旧是仿照民间「私交子」,但加盖本州岛岛岛岛州印,做为官府认证的标记,只是临时填写的金额文字不同,一般是一贯至十贯,并规定了流通的范围。宋仁宗宝元二年(1039)起,一律改为五贯和十贯两种,川陕地区通行铁钱,十个换一个铜钱,江南和江北流通的钱还不一样。一贯实际有多少个钱也是不确定的,有800850个为一贯的,也有480个为一贯,朝廷还要下诏宣示铁钱的价值的「官方兑换率」以770个为一贯,并且各州「私用则各随其俗」,实际上就是笔胡涂账,百姓当然就无所适从,往往各地区只好各随其俗了。

 

「未知后事如何,且看下话分解。」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