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礼记》(教学相长)精细化阅读及复习要点

(2015-04-15 09:15:13)
标签:

健康

分类: 中考语文

81-6《礼记》(教学相长)精细化阅读及复习要点



【原文注释】

:即使佳肴yáo嘉肴:美味的食物。 佳 很好。 肴:熟的鱼肉等,熟食。弗:不食,不知其旨:甘美味美,好吃也。虽:即使至道至道:至高无上的道理,最好的道理。“至”,达到极点的,弗学,不知其善:好处也。是故是故:因此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知困:知道自己理解不了的地方,困:本意为窘迫,在此引申为困惑,不懂不通,理解不了。知不足知不足:知道自己有不够之处,然后能自反自反:反,反省;自反,反省自己即反过来要求自己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勉励。自强,自我勉励。自己奋发图强。又一说:强:使动用法,使……也。故曰:教学相长zhǎnɡ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长:促进;意思是:教育别人的同时也能增长了自己的学问 也。《yuè命》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曰:xiào学半”【前一个“学”(xiào,效),是施教的意思;后一个“学”,是学习的意思。“半”,即一物的两半,指教与学的两个方面。表推测。大概,恐怕此:这个道理之:助词,标志宾语前置谓:说的:吧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此……之谓乎”是固定句式,常译为“大概说的就是……吧。

参考译文】

即使有美味佳肴,不去品尝,就不知道它的味道鲜美;即使有最好的道理方法,不去学习,就不知道它的益处。因此,学习之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哪里理解得不透。 知道自己有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省反过来要求自己奋发上进;知道自己有困惑之处,然后才能勉励自己自己刻苦地钻研所以说教学与学习互相促进《兑命》说:教人是学习的一半”⑥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重点词句】

1、通假字:《兑命》曰。兑,通“说”yuè,指的是殷商时的贤相傅说。

2、古今异义:

A、虽有至道。古义:即使。今义:虽然。

B、不能知其旨也。古义:甘美。  今义:意义。

C、教然后知困。古义:不通,理解不了。今义:困难。

D、教学相长也。古义:促进、提高。今义:增长。

3、词类活用:

    A不知其旨也。名词作形容词,甘美

    B、不知其善也。形容词作名词,好,好处

    4、一词多义:

    学学半。xiào,教;向别人学习。

⑵其此之谓乎。表推测。大概,恐怕

不知其旨也。它的。

5、文言句式:

倒装句   其此之谓乎?宾语前置)大概说的就是……吧。

6、难句翻译:

见【参考翻译】①~⑥

【课文理解】

⒈本文的中心句是?本文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教学相长”。教和学是相互促进的,二者相辅相成。告诉我们: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⒉文章开头写“虽有嘉肴”有何作用?【以“佳肴”与“至道”作类比,指出学习的重要性:做好了一桌美味的菜肴,如果只是看看,不亲自去尝尝,永远不知道滋味如何;同样,有再好的道理,如果不去学习,永远也不知道它的好处。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使说理浅显易懂。这种说理的方法叫做“类比推理”。】【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剑虽利,不厉不断;材虽美,不学不高。】

⒊“教学相长”的结论在前面已经道明,课文最后《兑命》中的一段话是否多余?

《兑命》曰:“学/学半。”【不多余,”学学半”的意思是“教人是学习的一半”,这是对本文观点的补充说明。《兑命》的话进一步论证了“教学相长”的道理,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⒋作者是怎么论述的?(论证思路【一、首先通过设喻类比强调要学习,要实践。二、然后论述教和学的关系。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果(自反和自强),三、最后得出“教学相长”的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⒌如何理解“教学相长”这一观点?【教师不仅仅是讲授者,他本身也在教中受益,学生在被教的同时也反过来对老师有所启发,比如学生对某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激发教师的思维,使他对问题认识更深入;学生提出的某个疑问,可能也正是教师自己理解上的难点,等等。】

⒍语言特点1多使用对偶句,读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文章共五句,就有三句采用对偶句。2、有较强的逻辑性。先是以类比强调学习,要实践,接下来指出“学”和“教”的作用(知不足和知困),再由此进一步讨论其效(自反和自强),最后得出结论。文气贯通,层层递进。】

7.请写出一句同本文意思相近的诗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课堂练习】

1、给下列括号前的字注音并解释:

佳肴(jiā好、美味的)(yáo食物);兑(yuè同“说”,即傅说yuè)命;学(xiào教)学半;弗(不)食不知其旨(zhī;味美);教学相长(zhǎng;增加,促进);虽(suī;即使)有至道(dào;道理);知困【kùn;困惑,理解不透】,然后能自强(qiánɡ勉励)也。  

2、解释下列字词。

⑴虽 (即使);⑵(甘美);⑶至道(最好的道理);⑷(好处);⑸ (不通,理解不了) ;⑹是故(所以、因此);⑺自强 (自我勉励);⑻自反(反省自己);⑼故曰:教学相长(教和学互相促进);⑽《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教别人,是学习的一半。”大概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吧!)

3、文章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运用了什么方法?【教学相长;类比】

4、翻译句子

①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①学然后才知道自己的欠缺,教然后才知道自己理解得不透。

②故曰:教学相长也。【②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

5、《教学相长》集中论述了      的关系问题,说明了        的道理。教;学教与学互相促进的道理

6、(用原文填空)本文在论述时先以“     ”作比,继而引入“     ”,进而又以教与学两个方面加以说明,最后归结到“   ”这个结论。嘉肴弗食不知其旨;至道弗学不知其善;教学相长

【对比阅读】

【甲】《教学相长》(略)【乙】《玉不琢》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2),教学为先。《兌(yuè)命》曰(3):“念终始典于学(4)。”其此之谓乎!

【注释】①本节选自《学礼》。②君:统治。(3)(yuè)命:《古文尚书》中的篇名,也作《说yuè命》。④念终:始终想着。

1.下列加点词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B

A道:虽有至道弗学/人不学不知道。

B其:弗食不知其旨也/其此之谓乎

C学:是故学然后知不足/念始终典于学

D弗:虽有佳肴,弗食/得直则生,弗得则死。

    2.翻译:

①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②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

3.甲乙两文的开头有什么相同之处,情简析。【甲以“佳肴”作喻,乙文用“琢玉”作喻,引出要论证的道理,浅显易懂,生动形象

4.两文都引用了《兌命》中的话,有什么作用?【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甲文证明了论点——教学相长;乙文引用以证明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就把论点论证得非常清楚,进一步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译文】

玉石不经过琢磨,就不能用来做器物。人不通过学习,就不懂得道理。因此,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治理民众,都把教育当作首要的事情。《尚书·说yuè命》中说:“自始自终想着学习。”大概就是说的这个意思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