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成于“思”毁于“随”
(2015-02-10 06:49:13)
摄影,成于“思”毁于“随”
有人说风景是静的,拍摄风景是对风景的客观记录;也有人说风景是动的,拍摄风景要赋于风景自己的感情。而我认为:风景是有独立性格的,拍摄风景就是要思考、发现并表达这种性格,使之成为画内之气,画外之音。
我从拿起相机到现在”已经有十多年了。与所有的摄影人的追求一样,希望自己能拍出几张好片子,但却往往不尽如人意。究竟是什么原因?我反复琢磨,后来悟出个规律:凡没有思考的片子相对淺薄的多,凡进行过思考的就相对好一点。
回头审视自己的拍摄经历我也发现,有时明明眼前的景物万事俱备,几乎可以拍成好照片了,但好像还是感觉缺少点什么。少的究竟
是什么?思来想去,我突然想起句话:“单纯拍片子不是摄影,更不是艺术,摄影是藏在片子后面的感情和思想!我顿时明白了,摄影被称作“图像的语言”,和写作、书法、绘画等文学艺术一样,是交流思想的一种方式,摄影不仅仅是为了表现美,如果没有发现风景的独立性格,没有自己的思考、思想,那么拍下来的片子也就是客观记录风景而已,天下人人都可以照得!
在随后的拍摄选景构图时,总要思考是表现山之魂还是水之韵,是呈现历史的沧桑还是心灵的厚重,是展现画面的美丽还是固有的内涵,并将直观感觉与情绪记忆、灵感顿悟与模糊印象、形象浮现与抽象推理运用相融汇,这样一
来,片子才会有“灵”。比如,拍摄某寺院就要在画面看到一种沧桑、一种悠远、一种肃穆或一种厚重,在画外就要听到晨钟暮鼓,触摸到心灵信仰等等。这和宋代大书法家赵孟頫在书法论时讲的“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是一个道理啊!
在拍林州太行大峡谷时,很多人表现的是太行大峡谷在特定时段的美,比如云海、泉瀑、红叶等,很少有人挖掘大峡谷平常状态下的谷的常态美。我把发掘太行大峡谷的常态美作为我的一项实践,突出表现太行山的厚重、雄浑之美,特别是太行人因太行山而形成的独特性格。
韩愈《劝学解》有云:“行成于思毁于随。”摄影亦如是,成于“思”,毁于“随”。
梁雪山.河南林州
|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