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这是我们孩提时背过的诗句,可是,父母之心我们真的能体会吗?春节马上就要到了,你作为儿女准备怎么做呢?
曾几何时,父母希望出门在外或结婚另过的子女“常回家看看”,竞成了一个奢侈的愿望。最近,“常回家看看”还有可能变成法律,用法规条文要求和约束子女恪守最基本的孝道。对于这一立法提议,有人说有必要,有人说纯属多余。必要也罢,多余也罢,很多为儿女操劳半生的父母骤然失去生活的重心,觉得非常孤单,非常希望子女常回家看看,这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尽管常回家看看有时有种种难处,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也意识到,对父母的赡养不仅是物质上的,还应该是精神上的,应该想方设法创造条件常回家看看。
如何常回家看看?回家该怎样看父母?有不少人提出了很好的创意:
创意一:让父母“被需要”。中国的父母为了子女鞠躬尽瘁,能够为子女干点什么,会让他们觉得自己还不老,还有用,被子女所需要,会产生很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不妨撒撒娇,变着法儿的让父母为你做点儿什么。
创意二:教父母学时尚。教会父母使用时尚电子产品,教会他们用手机发短信,用QQ聊天,用Emai写信,用视频和远在外边的子女、孙子“见面”。这样,即使远隔千里迢迢,照样能够“常回家看看”,陪父母多聊聊。
创意三:送礼不送钱。除必要的“红包”外,再给父母添个有创意的大礼包:送健康——父母年纪大了,身体最重要,最好送父母保健品;送口福——“民以食为天”送爸爸茶叶,送妈妈糕点等食品;送新意——可以根据父母的爱好特长,送给他们喜欢的小礼品;送家政一一过年卫生大扫除是老规矩了,请两个家政帮爹妈打扫卫生也不失一种孝敬;送美丽——“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老人也不例外,可以送化妆品、健身卡或美容卡给爱美的爸妈。
创意四:常回家干干。近日在网上不少有孝心的子女提出:回家不能再当客人,让父母照顾自己,以后不仅要常回家看看,还要常回家干干。
常回家看看,既是父母的期盼,也是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和父母签订的绑在血脉上的两代人的契约。这份血浓于水的真情,不应用法律法规去约束,而应是子女发自內心的一种亲情、孝道和责任。
每个人都需要有家,在这里我们心有所依,真情融融,爱意无限。过年了,一定要回家看看!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