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2011-01-18 09:56:00)
标签:

印度

神牛

交通

市容

了然

摄影

分类: 行摄天下

     前面发了十篇印度归来话印度博文,主要是介绍了北印度的宫殿、城堡、寺庙等建筑群,下面再发几篇有关印度风土人情的博文,权当趣谈。

    初来印度的朋友,都会看到一种奇异有趣的现象:车来人往的城市大街上,老牛三五成群大摇大摆地游来逛去,有的干脆街心横卧,对周围事物不理不睬,一副怡然自得唯我独尊的样子,而往来的各种车辆、行人都躲着、绕着它们。牛,好象成为城市的主人,而人,反而成了客人了,印度的牛最牛!

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世界上对牛最为敬重的地方当属印度。牛在印度被尊称为“圣牛”。因为牛在印度教里是湿婆神的坐骑,神圣而得以终老。印度农民家中大都养牛,他们待牛如同家人一样。有钱人把牛厩建得和人住的房子一样,盖不起牛厩的人家就让牛和家人住在一间房里,有的人家因房小,宁可人睡露天,也要让牛进屋安眠。早晨起来,主人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为牛梳洗,然后为牛准备一份包括有面包和水果在内的早餐。而主人一家则食用比较简单的印餐——干烙饼蘸豆糊糊。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在印度,除两个邦(西孟邦与喀拉拉邦)外,其他各地的法律都是禁止杀牛的。禁止屠宰奶牛,是印度宪法的明文规定。二十一世纪,真正的印度生活仍然是农村生活。因为仍有7亿多农民,生活在农村。农耕素食仍是印度农民千百年的生活方式,许多古老的习俗仍在这里一成不变地传承着。老牛,仍在农村生产生活中起着不可或缺的核心作用。杀牛,仍是印度农村的最大禁忌。 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在街道上经常看到牛不紧不慢地走在路中间,行人纷纷让道,有时它会就地休息,全然不顾自己阻塞了交通。
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神牛崇拜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全国大部份地方不允许屠宰老牛,而贩运老牛又是违法的,这就造成了牛的只增不减。目前,印度有大牲畜5亿头,约一半是老牛。有人说,“如果印度不吃掉老牛,那么老牛将吃掉印度”,这话不无道理,牛口确实在爆炸。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纵观印度历史,保护牛—公牛与母牛,有着深远的现实基础。印度是传统的农业国,自给自足的小农耕作是亿万农民最基本的生活方式。在农村中,农民的最基本的生产生活工具与助手就是老牛了,它也是最重要的家庭财产。耕田、运输,播种、收割,制糖、榨油等等,主要靠老牛提供动力,而牛奶则更是直接来自母牛。素食的印度农民的主要食谱—面食、豆类、稻米、牛奶,样样离不开老牛的辛劳。

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一些生病的、年老体弱的牛往往被主人抛弃放生,任其走失。于是,就出现了大量可怜的迷途牛,在城市乡村四处流浪,任意游荡,自生自灭。它们阻碍交通、传播疾病、制造垃圾、污染环境、破坏市容。


印度归来话印度(11)印度的牛“最牛”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工业文明必定要取代农业文明,农业似乎注定要沦为社会经济发展的辅助部分。即使是农业国,农业也要进行机械化与产业化。印度社会的工业化与城镇化虽然发展不平衡,在广大农村进展缓慢,但其进步趋势仍不可阻挡不可逆转,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下降。作为在小农经济中起核心作用的老牛,其逐步被机械取代,退出历史舞台,这将是不久的将来无可争议的事实。那么印度这种历史悠久的神牛崇拜,由此形成的神牛文化,其命运与结局,自然可想而知了。
    还是那句话:“如果印度不吃掉老牛,那么老牛将吃掉印度”。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