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三招巧控盐

标签:
美食健康 |
那么,难道美味与健康就不可兼得了吗?是否意味着他们从此就得伴着清单寡味之食过完余生呢?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支支招,如何巧妙控盐,既能控盐,也能吃上美味菜。
一、出锅之前再放盐
我们之所以能够尝到咸味,是因为我们的味蕾咸味感受器接触到食盐中的钠离子而发生了作用。所以,我们要努力让食盐能够铺洒在食物表面,这样一来。一旦舌头接触到食物,我们就能感知咸味,满足口感。基于此,出锅之前再放盐就成了一大妙招。
在菜肴出锅之前再放盐,盐分不会快速浸入到食物内部,更多的是会残留在食物表面,这样就能保留对味蕾的刺激。相反,若是在烹饪菜肴过程中就放盐,在距离出锅的一段时间内,盐可能就已经完全渗入食物内部,等到菜肴出锅后,我们一尝,很容易有一种好像一点盐都没放的清淡之感。
因此,在控制一定的食盐量下,为了保证鲜味,后放盐比先放盐来得更划算。
二、多醋少糖加鲜料
食物间的味道往往都不是独立的,它们的组合体有时会带来很奇妙的味觉感受。比如说,在做菜的时候,放盐之后,我们还可以适当地加入添加一些醋,同时最好不要放糖。因为,醋跟盐的搭配是“咸味加重”的推力,相反,糖跟盐的搭配却是“咸味加重”的阻力。适当加醋,在少量食盐的情况下,也不失口感鲜味。
此外,除了盐,我们还可以在做菜时加入八角、花椒、茴香等香辛料,这些香辛料,除了可以刺激我们的嗅觉细胞,在改善口感的作用上,它们也功不可没。
三、选择高钾低钠盐
传统的食盐几乎99.9%都是氯化钠成分。近些年来,随着食品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强化食品开始走进人们的视野。盐也不例外,超市里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强化盐,比如在传统食盐(氯化钠)里面添加钾、硒、碘等元素。这些不同的强化盐,除了减少钠的含量,在一定的营养程度上可以其他补充微量元素的摄入。
三条建议,您是否都学会了呢?不说太多,就从今天开始,将这三条小建议落实到自家厨房的烹饪之中吧!
前一篇:舒化奶是乳糖不耐的“终”结者么
后一篇:优劣蜂蜜巧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