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听崔云宏讲座有感

(2014-10-01 17:49:31)

听崔云宏讲座有感

五处小学  安彦亲

       9月25日下午,在太行小学会议室,聆听了山西省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名师崔云宏老师的一堂生动、发人深省的讲座——《有效·实效·高效—着力提高语文教学的品质》……三个小时的讲座没有深奥的教育理论,没有生硬、机械地说教,可是那一个个生动案例、故事的讲述却启迪着听者的智慧,让人心灵震撼。他带着众教师在笑声中进行了一番思考交流,从一个个熟知又引人深思的故事中、一个个生动的课例中去思考教育的真谛、教育的智慧、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教学的方法……台下的一个个语文教师彻彻底底、清清楚楚地厘清了语文教学有效性的特征,明确了各年段具体的教学目标和怎样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反思之后的我认为所谓的“有效”,应该是指在教师的教学之后,学生能够获得某些方面的进步或发展。我所说的“某些方面的进步或发展”,不光是说提高分数,应该说,文学素养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进、语文常识的积累、某些积极观点的生成、灵感火花的闪现等等都应该算作是“进步或发展”,也就是说,教学有没有效益,并不是指教师有没有教完内容或教得认真不认真,而是指学生有没有学到东西。固然,每个学生的个人素质(领悟能力、学习习惯、迁移运用能力等)是有差异的,一堂语文课,让每个学生都吃饱的确很难。同样的问题,有的学生一点即透,有的学生需要反复启发。因此,强求标准一致的“教学有效性”是不太现实的,只要是学生有收获的教学都应该算作是“有效教学”。

       提倡学生合作学习,取长补短是课堂有效性的源泉。“合作学习”把学习中遇到的问题放手在小组内讨论,寻找解决策略,教师所做的正是培养学生合作意识的工作。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中,学生要发言,要听取同学的意见,在评价中要当小老师,这样,学生参与的量和质都得到了提高,主体地位更加突出。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时机是很多的,可以在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不少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后,大部分能解决问题,只要让学生同桌交流一下自己的想法,教师稍加点拨即可,节约大量时间,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发展。对于实践性较强的内容,要强调学生动手操作,而且要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下进行,使学生互相帮助、促进、检查。教师要投入到小组中,以一名探索者的身份出现,提高学生积极性。教师也可以在练习的过程中展开“合作学习”。小学生的思维比较单一,题目形式稍有变化往往会影响解决问题方法的选择,甚至失误。设计一题多想,同一问题多种解决等,在学生独立解决的基础上,然后组织小组讨论、辨别、交流,有利于解决问题,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