馆陶之名源于春秋战国,西汉立为县,在千年历史长河中,留下许多文化古迹。
1.古河道:在馆陶境内主要有黄河故道、屯氏河故道、王莽河、漳河(古称漳水)、卫河(古称白沟)、永济渠等境内留下了遍布全景的故河道遗址。
2.古堤:据《馆陶县志》(民国本)记载:馆陶境内古堤主要有金堤(也称汉堤)、薛家圈新堤(明)、御河堤(明)、曹公堤(清雍正)、卫河新堤(清光绪)和红花堤等,为现在的卫运河堤防奠定了基础。
3.古码头:馆陶境内渡口主要马头渡、窝头渡、驸马渡、迁堤渡、罗家渡、清泉渡等。“驸马渡”遗址在今县城东,老街东口,七一大桥北侧。西汉(前206—8)文帝长女馆陶公主刘嫖和驸马陈午,宣帝长女馆陶公主刘施施和驸马于永,均曾由此渡口进出馆陶,人称“驸马渡”。
4.古桥:馆陶县有文字记载的古桥,始于唐代。《馆陶旧志》载“唐武德三年(公元620年)刘黑闼为太子建成、齐王元吉所追,闼食尽,众多散亡,逐夜退至馆陶、永济、桥未成,不得渡”。
5.古仓:卫运河沿岸古粮仓众多,都是运往京畿的集运地,如徐万仓、东马头、东厂、西厂、铺上等地。馆陶县旧仓设在县治北馆陶,清康熙年间创建,雍正年间改建,储谷万石。
6.古窑:东厂村明正德年间有72官窑,专为故宫等皇家建筑烧砖的官窑址。
7.古寺庙:沿岸主要有要庄村叮当庙(唐代玉清观)、北馆陶宝应寺(金代)和文庙、圆觉寺(宋代)、丁圈村清凉寺(清康熙年间)。
8.古城:馆陶县从汉初置县,至今已有二千二百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置县最早的古县之一。现在有馆陶古城东古城,馆陶故城北馆陶城,萧城,乔亭城,清阳城,平堡城等。
9.古驿站:馆陶县名来历就与驿站有关,《尔雅》中说“赵时置馆于其侧,因为县名”。明洪武七年设南馆陶巡检司,永乐六年度南馆陶递运所,永乐二十一年在县城北(北馆陶)西南四十里设陶山水驿,万历年间境内设有八个急递铺,清光绪三十年馆陶始置邮政代办所。
10.古会馆:馆陶城内西街山西会馆;卫运河西岸的山西会馆曾名极一时,它位于南馆陶县城“北洋军阀上将军”王占元祠堂西侧,1947年还作为国有储粮仓库,1968年春才被拆掉。
11.古景点:“馆陶古八景”中有“陶山夕照、驸马古渡、黄花故台、卫河秋渡、长堤春色、萧城晓烟、东岳睛云、古井甘泉”中有四景与大运河有关。
12.古瓷器:在大运河险工险段,特别是马头、毛圈、刘圈、滩上、前符渡等河段前些年不断有沉船挖出,特别是瓷器的残件,不乏有珍品出现。
13.古树:馆陶古树主要有南馆陶关帝庙右侧有唐古槐一株、寿山寺村东崇兴寺前有唐槐一株、临清市辛集村观音堂前有汉五花槐等。路桥乡张官寨村十字街口有一株两百余年的国槐,现在仍然枝繁叶茂。
14.古墓:主要有驸马坟(汉)、段干木墓、左府君墓(唐)、郭公姬薛氏墓(唐)、陈范庄古墓群(元)、段万户墓(元)、彭祖墓等等。
15.古战场:如东汉铜马帝刘秀收复邯郸馆陶大捷、隋未刘黑闼决战永济桥兵败馆陶、唐朱滔决挖永济渠后掠馆陶、宋辽大战、明初燕王朱棣四过馆陶桥发起“靖难之役”、清太平军过馆陶沿河北伐等等。
16.古代名人:在古代,先后有4位帝王的爱女被封为“馆陶公主”(汉文帝之女刘嫖、汉宣帝之女刘施施、光武帝之女刘红福、唐高祖之女),有3位帝王的爱子被封为“馆陶王”(三国魏文帝之子曹霖、晋庄王之子当淴、明鲁庄王之子朱常
)。还有被封为“馆陶县男”唐代国公郭震。千余年来馆陶涌现出了无数英雄豪杰,如战国名儒段干木、初唐名相魏征、监察御史王沿、抗金名将宋泽、诗人张问陶、散文家柳开等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