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挑战你的想法——社交恐惧症的认知治疗实例

(2011-04-21 10:12:09)
标签:

健康

分类: 社交恐惧症

前面几篇文章,我们分别说了社交恐惧症的原因和社交恐惧有效疗法,下面我们就结合一个具体的案例,来看一看实际如何应用认知重建技术。

 

    案例:患者小李,男,22岁,大三学生。因为多年的社交恐惧,害怕与人交往,使得学习生活和人际关系都受到较大的影响。他和同学在一起时非常沉默,觉得从没人很好的了解过他。虽然他有机会和同学交往,可他总是选择待在寝室里。因为恐惧,他没办法和女性正常交往,更不要说谈恋爱了,这让他觉得很有挫败感。他曾想兼职打工,但因为不善与人交流而屡屡被辞。面临即将毕业,巨大的就业压力,他迫切希望恢复正常与人打交道的能力。

小李前来前来我们中心求助,随后接受了认知与暴露综合治疗。

 

以下是治疗过程中对小李进行认知重建的几个片段:

 

    认知重建片段1

在治疗开始的初期,咨询师先给小李设置一个会让他焦虑的情境;和不熟悉的人谈话。

这对于刚接受治疗的他来说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因此他冒出了很多负面的想法:

“我会脸红,我会显出很紧张。”

“别人不会喜欢我。”

“他会觉得我很蠢。”

然后,咨询师和他一起识别出其中的思维错误:

认为自己肯定会脸红。

认为脸红了就会看起来很愚蠢。

之后让他自己通过质疑性问题来挑战这些负面的自动想法,和它们进行辩论:

虽然我通常都会脸红,可是脸红不一定就等同于愚蠢。

我可能是脸红了,可是没人会特别关注我。

如果别人脸红,我也可能认为他和我一样害羞,或者是因为刚运动过,感觉很热。

仅仅因为脸红,不会意味着所有人都认为我很愚蠢。

最后,引导他自己得出一个理性的反应:

“脸红≠愚蠢”。

 

    认知重建片段2

在小李的症状有了初步改善后,咨询师增加了焦虑情境的程度;在别人的聊天中插话。

这次他报告的负性自动想法有:

“我无法让谈话继续下去。”

“我说话会不连贯。”

“他们不会觉得我所说的有趣。”

    通过咨询师的协助,他识别出其中存在的思维错误:

认为自己必须保持聊天的顺利进行。

谈话好坏都是我的责任。

    随后,他自己辩驳了这些自动想法:

但是并不只是我一个人在聊天,谈话无论顺利与否,我其实只有一半的责任。

如果谈不下去,也不一定就全是我的错,其他人也有他的那部分责任。

    最后小李得出的理性反应是:

“对于聊天,我只有一半的责任”

 

    认知重建片段3

    在治疗的后期,咨询师选择了困扰小李多年的焦虑情境;做一次演讲。

对于这个在治疗前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的负性自动想法有:

“我的焦虑对我的演讲会非常有影响。”

“我将难以表达我的观点。”

“我会紧张的说不下去。”

    然后,他自己识别出了思维错误:

认为紧张焦虑必定会对自己产生很大的负面影响。

认为自己会无法顺利完成演讲。

    就这些负面的自动想法,他进行了自我的质疑和辩论:

很多人在演讲时都会感到紧张焦虑。

这是正常的情绪反应,我并不是特例。

就算是紧张,我也能说出我的观点。

    通过自己的努力,小李总结出了理性反应:

“即便我感到有些焦虑,但这并不影响我完成我的演讲。”

 

以上就是认知重建技术实际应用的例子。在初步的认知重建之后,就可以进行相应的暴露练习,同时视情况再进行深一步的认知重建。

16周的综合治疗后,小李在与人交往方面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社交情境中的焦虑恐惧症状也减轻了很多,同时小李也认为自己的生活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文章来源:www.reahope.com      作者:洪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