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读《韩非子》之说难有感

(2010-06-21 15:02:09)
标签:

逆鳞

《韩非子》

爱憎

屈原

文化

分类: 读书笔记

 原文:昔者弥子瑕有宠於卫君。卫国之法:窃驾君车者刖。弥子瑕母病,人间往夜告弥子,弥子矫驾君车以出。君闻而贤之,曰:教哉!为母之故,亡其刖罪。异日,与君游於果围,食桃而甘,不尽,以其半啖君。君曰:爱我哉!亡其口味以啖寡人。及弥子色衰爱弛,得罪於君,君曰:是固尝矫驾吾车,又尝啖我以馀桃。故弥子之行未变於初也,而以前之所以见贤而后获罪者,爱憎之变也。故有爱於主,则智当而加亲;有赠于主,则智不当见罪而加疏。故谏说谈论之士不可不察爱憎之主而后说焉。

  夫龙之为虫也,柔可狎而骑也;然其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婴之者,则必杀人。人主亦有逆鳞,说者能无婴人主之逆鳞,则几矣。

  读了上面的两个小故事。感觉到以韩非子之聪慧,尚不能伴君以善终。究其原因:韩非子知道人在做出决定的时侯,其个人爱憎态度决定了一切!但他摆脱不了辅佐君主的忠诚。以及法家的律己之德。还是名利之心左右自己的行动。倘若真的淡泊名利,不为君王所用。隐逸山林。其因游说君王的死或许可以避免。由此我想到:老子骑上板角青牛,西出玉门关,渡流沙而不知所终!何故?真的智者是隐于世间而保全性命。这才是生命的大智慧。

当年屈原在投汨罗时也有一段与渔父的精彩对话。应该说各有智慧。屈原以死来成就忠君爱国之名。看来自古名利都要靠巨大的代价,乃至生命来换取的。

韩非子知道人主有逆鳞而婴之。是明知故为。难怪人主会震怒。他总是捅到人主的要害痛处。这就难怪人主逆鳞贲张,要他性命了!

为人处世,顺势而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