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水和尚的故事

标签:
转载 |
《水和尚》以童谣的方式“从前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来讲述这个故事,法力无边的老和尚郑重要求弟子们不许打扰他闭关修行,他那高大身躯,宛如一座山石矗立在众弟子面前,儿弟子们流露出紧张、敬畏的神情,而小和尚小吉好奇地望着师傅,想了解师傅如何闭关修行。而表现小吉与把守院门的大弟子、二弟子对话的插页充满了有趣的细节,作者将两个弟子表现为哼哈二将,就连他们脚下的狮子门墩、方丈室屋脊上的石兽,都是以夸张的“哼”“哈”或睁眼、闭眼的动作来烘托人物的性格。小和尚偷偷溜进院子的画面,一方面借用小吉的视角来表现,另一方面也隐含了一只陪伴小和尚的小狗的视角。小狗在屋角处偷看小和尚,而小和尚踩着石头垫着脚尖、戳破纸窗户窥视方丈室。之后,画面以由里观外的视角来表现,不是平常的方正室,而是一屋子瓦蓝蓝的水,观者可影影约约看到柱子、透过窗洞看屋内的小和尚和小狗,还有老和尚留在柱基旁的木鱼。画面上,水的空间占据了2/3的跨页,色调清新素雅,让人心神安定,而小和尚淘气地把一个瓦片扔进了水里,激起了一串串泡泡,打破了原有的宁静,小和尚却一脸顽皮的样子,而他身旁的小狗两条腿站起来,似乎是想竭力阻止小吉的错误行为。
第二天的故事,左右两页插图形成鲜明的对应,分别用两个视角来表现情节,左边的画面上,众弟子惊奇地望着画面外,小吉也双手合十,目瞪口呆;而右页画面上走出方丈室的老和尚,高大威武,捧着腹侧,疼痛不堪,表情严肃生气。面对师傅的询问,众弟子神情各异,紧张、疑惑、尴尬、害怕或平和,唯有小吉涨红了脸,低下头,小心翼翼地看着老和尚,一副想要溜之大吉的样子,而他一旁的小狗也耷拉着头,流露出惭愧的神色。老和尚在看到窗户上留下的小洞之后,脸上流露出意会的表情,他把小吉单独留了下来,最后宽恕了承认错误的小吉,画面上老和尚盘腿坐着,弯下腰,和善地看着小吉,用手指着他,说“请把你忘在里面的东西取走”。在画面的右边,老和尚第二次闭关修炼时,小吉听从师傅的叮嘱推开门,接下来的故事,美好、天真而富有想象力,他惊奇地发现门是虚掩的,小和尚小小的身影与褐色的木门形成对比,门后是一汪碧蓝的水。小和尚看到的水墙其实正是老和尚的化身,小和尚的右脚小心谨慎地踏入水里,一只手戳着水墙,另一只手又往后伸,而一旁的小狗紧紧地抱住他的左腿,竭力把他拉回去,这个画面将小和尚犹豫不决的样子表现得淋漓尽致。
“你用眼睛看见的,和你用心感受的不一样”,师傅的一席话鼓励小吉勇敢地踏入水里,画面上,构成了圈形的人物重复的图像,分别表现了小吉从神色慌张,到呼吸屏住,到身体放松,到自如地在水中畅游,最后拾起瓦片准备出屋,而小狗则在水墙的一侧静静地观看整个故事的发生。小和尚从画幅的左侧进入,又从右侧走出了水墙,他有些恋恋不舍地看着水墙,而师傅也告诫他这个秘密对谁都不许说,此时守候在一旁的小狗也开心地扑向了小和尚。
老和尚再次出关说法的画面构图,与先前告诫众徒弟不许打扰闭关的场景形成呼应,但有着截然不同的氛围,这一次是老和尚神清气爽、面目和善地为众徒弟说法,他的心胸就像一潭清水,让弟子们在平静淡然、毫无杂质的心境里参悟佛法。“杂念就像小小的瓦片,虽然微小,却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麻烦”,老和尚的一席话,让小和尚明白了为人处事的道理。而在《水和尚》封皮的内页,也是通过一块瓦片落入水中荡起水花,表现杂念进入意念的瞬间。然而,故事到此并未结束,封底的插图是小和尚和小狗独自修行,已经摒除心中的杂念,抛去世俗的欲望,宛如在瓦蓝的水世界中,心静如水。
http://s10/mw690/4e1d65e1xd468beab9cc9&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