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石红《河流与湖泊》教学设计

(2019-12-16 16:13:34)

 

 

教师姓名

石红

学校

晋华小学

科目

科学

时间

20191117

课题名称

《河流与湖泊》

核心设计

 

教师的

教学

目标

 

1、通过研讨、阅读和建立模型,能识别出河流、湖泊等常见水体类型。

2、乐于参与、分工协作完成河流(或湖泊)模型的设计与制作,知道河流、湖泊的来源和地形特点。

3、借助研讨、阅读,能说出生活在水体不同位置的淡水生物名称。

学生的

学习

任务

1、识别出河流、湖泊等常见水体类型并能说出水体的特征。

2、完成河流与湖泊模型的设计与制作,说出生活在水体不同位置的淡水生物名称

 

 

题卡:

1、回忆家乡或你去过的地方有哪些水体并说说它的特征。

2、说出水体里生活着哪些淡水生物?

3、这些水体对生活在周围的人们又哪些影响?

过程设计

 

 

 

从太空遥望我们的地球就像一个蓝色的大水球,那是因为(地球上有很多水)。是的,如果把我们的地球平均分成10分,只有3分的陆地,剩下的7分都是海洋,就是我们常说的“三分陆地,七分海洋”。地球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水资源,我们今天先来一起学习陆地上的水资源。

 

 

 

 

 

 

 

 

 

 

 

 

 

 

 

 

 

 

 

 

 

 

 

 

 

 

 

 

 

 

 

 

 

 

 

活动一:认识各种水体及特征

1、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或你去过的地方有哪些河流与湖泊。

(潇河、汾河、黄河、乌马河……玉湖、西湖、青海湖……)

2、这些河都叫河流,这些湖都叫湖泊。哪河流与湖泊有什么不同呢?

3、老师带来了河流与湖泊的优美风景图,大家看后又发现了什么不同?

(认识到形态、流速不同。河流一般是弯弯曲曲的,水是沿着狭长的凹地从高处向低处流动;湖泊的水一般比较平静,水是蓄积在洼地里的)

4、那你能不能试着用简图来表示河流与湖泊?板画

过渡:这些地方都因水的存在而美丽壮观,他们统称为水体。

5、除了河流和湖泊你身边还有哪些水体?生回答:池塘、水库、小溪……

6.它们有什么不同呢?师概括:蓄水量不同,面积不同,形状不同,功能不同……

7.谁能从这三个方面具体说说,出示PPT。总结:在我们地球上,河流与湖泊并不都是天然形成的,还有些是人工建造的,如京杭大运河,瘦西湖等。

8、完成活动手册

[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经验,拓展学生的视野,扩大对水资源的认识。

活动二、模拟河流和湖泊的形成

1.师:那么自然界的河流和湖泊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生:降雨,水

2.这些只是大家的猜测,要想得出科学的结论,我们还需要进行实地考察,搜集证据。科学课堂上,我们还可以通过模拟实验的方法来验证我们的猜测。如何模拟降雨,怎样才能观察到河流的形成?你能想到哪些方法?生回答。

3.今天老师为大家准备了油泥以及装水的瓶子。你需要先思考几个问题:什么样的地形才能形成河流与湖泊?河流的从哪开始,经过哪里,流向哪里?4.学生动手实验。实验分小组进行,实行小组长负责制,四项任务:

①模拟地形的设计与制作②往模拟地形降水观察并完成实验记录整理收拾实验器材

5.汇报实验结果。

总结:形成一条河流必须具备2个条件:①有经常不断地流动着的水(河流里的水是降雨、雪山融化的水和地下水共同组成的)②水在其中流动的“槽”。

形成湖泊也必须具备2个条件:包括湖盆与水,其中湖盆是形成湖泊的必要地貌条件。有的湖盆是由于地壳运动形成的,有的是在低洼处筑坝形成的。(湖盆指蓄纳湖水的地表洼地)

6.播放视频,验证猜想

[设计意图:本活动意在通过模拟河流和湖泊形成的活动,加深对它们的认识。]

活动三:认识河流与湖泊里不同位置的淡水生物

分享课前的阅读卡记录单

师小结:各种生物在水中有自己固定的生活区域和范围,我们要(爱护水资源,保护生物的家园)

 

 

检测

导结

 

题卡:

1、回忆家乡或你去过的地方有哪些水体并说说它的特征。

2、说出水体里生活着哪些淡水生物?

3、这些水体对生活在周围的人们又哪些影响?

教具与

课件

教师材料:PPT,视频

学生材料:托盘、彩泥、装水的塑料瓶、记号笔、设计纸、抹布

 

 

 

板书

设计

 

 

河流与湖泊

 

上游高 下游低   四周高中间低洼

水体特征:水域大小、蓄水量、是否天然、流速

 

练习与

作业

 

 

地球上除了海洋、陆地上的各种水体,哪里还蕴藏着丰富的水资源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