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贪官”与“昆虫”的区别
(2011-12-21 15:38:57)
标签:
柳宗元上高宋体蝜蝯传七十二嫔妃杂谈 |
分类: 指点江山 |
“贪官”与“昆虫”的区别
“蝜蝂”是一种喜爱背东西的小昆虫。爬行时遇到东西,总是抓取过来,抬起头背着这些东西。东西越背越重,即使非常劳累也不停止。它的背很不光滑,因而东西堆上去不会散落,终于被压倒爬不起来。有的人可怜它,替它去掉背上的东西。可是蝜蝂如果能爬行,又把东西象原先一样抓取过来背上。这种小虫又喜欢往高处爬,用尽了它的力气也不肯停下来,以致跌倒摔死在地上。
现今世上那些贪得无厌的人,见到钱财就捞一把,用来填满他们的家产,不知道财货已成为自己的负担,还只怕财富积聚得不够。等到一旦因疏忽大意而垮下来的时候,有的被罢官,有的被贬往边远地区,也算吃了苦头了。如果一旦被起用,他们又不思悔改,天天想着提高自己的地位,加大自己的俸禄,而且变本加厉地贪取钱财,以至接近摔死的程度,看到以前由于极力求官贪财而自取灭亡的人也不知接受教训。虽然他们的外形看起来庞大,他们的名字是人,可是见识却和蝜蝂一样,也太可悲了!
以上这段文字我想大家不会陌生!它是距今一千三百年前,中国唐代著名古文家柳宗元先生的寓言《蝜蝂传》的译文。作者巧妙地通过对蝜蝂的生活习性与贪官的行为进行对比,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内在联系,讽刺了贪官的愚昧与无知,在当时具有很强的现实批判意义。我认为,对时下的一些贪官来说,它仍不失为一篇很好的反贪教材,有较强的警醒作用!
现在的一些贪官,通过一千多年的进化。贪的习性更是变本加厉,贪的方法也是层出不穷,贪的手段倍加炉火纯青。我想如果柳公再世,面对当今的这群贪官,一定会躲在某个角落里,自卑地捧着自己的这篇《蝜蝂传》,锥心长叹“本人才疏学浅,见笑了!”
较之与古代贪官,现在贪官下半身进化尤为快!每一个贪官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美女的嗜好!猎取女色的方法也是五花八门。女下属献身,男下属贡献老婆;有的甚至超过了皇帝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的标准。他们进行着权色交易,狼狈为奸,共同敛取巨额钱财。
较之古代的贪官,现在的贪官贪欲的进化也令人咋舌。动辄几千万、几亿!如果不犯事,他们的贪欲永远没有止境!
较之古代的贪官,现在的贪官更加聪明。他们中的绝大部分人,将自己的妻儿老小移居海外,解决自己的后顾之忧,以便自己聚精会神、一心一意地尽搜刮之能事。然后将贪污来的财产源源不断地转移到国外,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
综上所述,现在的贪官与古代的贪官相比,在“贪”字上,他们有过之而无不及。然而,在本质上又没有什么区别呐?他们的行为仍然与“蝜蝂”一样,极为的愚蠢和可笑。
举头三尺有神明,人在做,天在看。贪官们!不要自以为神不知鬼不觉,你们这些行为,就像喜欢背负重物的“蝜蝂”一样,聚敛的钱财越多,爬得越高越快,最后摔死得更早。因为等待你们的终究是法律的制裁!
附录:《 蝜蝂传》原文。作者:唐,柳宗元
蝜蝂者,善负小虫也。行遇物,辄持取,其首负之。背愈重,虽困剧不止也。其背甚涩,物积因不散,卒踬仆不能起。人或怜之,为去其负。苟能行,又持取如故。又好上高,极其力不已。至坠地死。 今世之嗜取者,遇货不避,以厚其室。不知为己累也,唯恐其不积。及其怠而踬也,黜弃之,迁徙之,亦以病矣。苟能起,又不艾,日思高其位,大其禄,而贪取滋甚,以近于危坠,观前之死亡不知戒。虽其形魁然大者也,其名人也,而智则小虫也。亦足哀夫!
前一篇:执子之手,与子偕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