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红楼夜话之——你的出走,伤了何人

(2011-10-17 17:46:48)
标签:

贾宝玉

黄泉

《红楼梦》

宋体

《家》

分类: 书山探胜

http://s6/middle/679f9e02gaf7b8affb435&690

你的出走,伤了何人

   《红楼梦》的第一百一十九回是“中乡魁宝玉却尘缘,沐皇恩贾家延世泽”, 这一段讲的是贾宝玉看破红尘离家出走,可以说是故事的结尾部分。历来的评论家对高鹗所续的《红楼梦》后四十回,虽然颇有微词,唯独对宝玉出家这一结局却大加赞赏。认为符合原著本意,使《红楼梦》成为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悲剧。更有甚者,把宝玉的出走拔高为英雄主义行为,是对封建社会的背叛。其意义不次于巴金《家》中觉慧的投身革命!

     而我却大不以为然。本人认为贾宝玉的出走在美学意义上,虽然有期震撼人心的悲剧意义,成就了其在文学史上一代名著的无与伦比的地位。但在道德层面上说,贾宝玉的出走是消极的、不负责任的行为。

     贾宝玉出生于钟鸣鼎食之家,自小聪慧过人,被祖母视为掌上明珠,溺爱有加。虽然贾家系名门望族,官宦世家,名震一方;但传致贾政一代,已是江河日下,门庭不振,子孙纨绔。无疑,重振家邦的使命自然就责无旁贷地落到了贾宝玉的肩膀上了。也就是说此时的贾宝系贾家宠爱于一身,系贾家希望于一身!

     每个人的成长都有一个过程,《红楼梦》为我们展现了一幅贾宝玉成长的多姿多彩的成长的画卷。用现在的话来说,贾宝玉自小就生活在一个理想的社会里。在他的理想社会里,充满了爱没有恨,充满了快乐没有忧伤,充满了相聚没有别离,充满了友善没有尔虞我诈。他与林黛玉的爱情,是他维系他所有美好理想焦点。小说这样的描写非常真实,试问我们哪个人又没有经过这样的童年、少年和青年的呐?

然而,人总是要长大的,总是要回归到社会现实中来的。当我们面对现实,又有谁没有因为现实的无情、世事的无常而慨叹?有时,我们要违心地放弃我们曾信誓旦旦而许下的苦涩的誓言;有时,我们要因为责任违心地说着自己不愿说的话,干着我们不愿干的事。为了这一切,我们又有谁没有痛心疾首,泪流满面。然而,我们又不得不这样做。原因只有一个,为了我们的责任,为了爱我们及我们所爱的人!然后,我们就这样长大了,就这样成熟了!

红颜知己秦雯死了,芳官走了,妙玉惨遭不测;好姐妹迎春误嫁中山嫁,探春远嫁了,惜春出家了;为了结交两情相悦的朋友琪官,惨遭父亲的毒打。每天被父亲逼着读自己不愿读的书,见不愿见的人,做不愿做的事。最后不但娶非所爱,而且所爱的人也命殒黄泉。当抄家这一家族的灭顶之灾来临,身边至亲至爱的人缕缕遭受变故和离弃,曲终宴散,他崩溃了。贾宝玉再也不能承受这些打击了,他幻灭了,他的理想世界坍塌了。他从此一蹶不振,抛开一切烦恼,远走高飞了,去寻找属于他的理想世界!

或许我们注定平凡一生,因为我们碌碌无为,没有贾宝玉执着,不敢迈出那雷池半步;但我们很庆幸,因为我们的隐忍,爱我们的人和我们爱的人幸福了。不是吗,难道人活着仅仅只是为了自己?如果我们因为一次初恋的失败就离家出走,或者因为一次人生的打击而消失的无影无踪,那将会给多少人带来痛苦。现代社会,不是就有很多这样的事情发生吗?前不久不就是有位女大学生,才芳龄二十有二,就从几十层高楼一越而下,绝尘而去。不说父母仅仅将她养大不容易,更何况为了她的成长,耗尽了他们多少的精力和财力。又有多少人为她的成长费尽了心血。而她却不图报答父母,回馈社会,将一切抛在脑后,走上了那人生的不归路。将给她的父母家人带来无尽的悲哀!

我只能说,贾宝玉!你太脆弱了。你的出走,伤了何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