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会看湖南卫视的“天天向上”,昨晚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北京舞蹈学院的潘志涛教授,如果你看央视舞蹈大赛,一定会记住评论席中的潘教授(与朱迅在一起),他生动形象、诙谐幽默、深入浅出的点评,是大赛中一道亮丽的风景,听他的点评,门外汉都会顿时感觉到舞蹈艺术的魅力。
舞蹈在我心中一直占据着一席之地,可能是太小就开始了舞蹈学习,舞蹈带给我的已不仅仅是愉悦、享受、美好,还有崇高。浓浓的热爱,割舍不掉的情结,始终保持着对舞蹈的激情。一直认为,舞蹈艺术相比其它艺术,发展的是最好的(国内),她是墙内开花墙内香。现在人们大多通过电视来关注一种艺术,谁与电视结合得好,就会有更多的受众。近几年才有的电视舞蹈大赛,逐渐被人们关注。有些舞蹈大赛只在业内,荷花杯、桃李杯等等,业外无缘领略专业舞者的风采。前几年,央视还有个“舞蹈世界”栏目,尚能滋润一下饥渴的心田,不知是因为收视率还是编导另有所爱,销声匿迹了。
记得文革后第一次舞蹈比赛,着实让人眼前一亮,走出样板、模式化的舞蹈语言,展现出一片斑斓。蒋奇的“金色小鹿”、杨华的“敦煌彩塑”、“雁南飞”……至今舞姿还在脑海中栩栩如生。还记得上届电视舞蹈大赛,东北师大的“母亲”,让我泪流满面……
每年都有业务进修,有幸聆听舞界的诸个领军人物讲课,冯双白、欧建平、陈爱莲、明文军等等,有次请到潘教授授课,让我激动了好一阵,结果临时出现状况,换明文军院长。在不同艺术门类的讲座中,舞蹈艺术讲得最好,得到公认。
看“天天向上”,潘教授提到自己的女儿,喜爱舞蹈,但被芭蕾系老师拒绝而大哭道:舞蹈学院瞎了眼,把我爸这样的人招进来,不要我。好可爱的孩子!这件事让潘教授开始思考,舞蹈专业对人有先天要求,但如何让喜爱舞蹈的人,更爱舞蹈,于是就产生了现在的舞蹈级别考试。原来舞蹈教育家对舞蹈普及的贡献,源于女儿对舞蹈的热爱。
桃李满天的潘教授,性情、顽皮、开朗,对于抽象有形的舞蹈,三言两语或挥洒之间直点精髓,只有大家才能如此高屋建瓴,浓缩精华。他那充满灵性的舞动、感性的语言、艺术家的气质极具感染力,做潘老师的学生一定很幸福。
期待两年一次的电视舞蹈大赛,期待那些震撼心灵、温婉贴心、无以言表的作品,期待年轻舞者融入灵魂的精湛表演,期待潘教授的精彩点评。
舞蹈,我的热爱,一往情深。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