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惠州市惠城区仍图中心小学校长谢新添

(2010-05-08 10:39:11)
标签:

杂谈

分类: 小学部

一名追梦的乡村校长

——记惠州市惠城区“十佳校长”、仍图中心小学校长谢新添

 

 

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

——题记

 

“当教师有两种做法:一是当职业来做,就是为了挣一口饭吃;二是当事业来做,把教育当作毕生的追求,享受教育所带给自己的快乐。我们应该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甘为人梯,乐于奉献,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

这是惠城区仍图中心小学校长谢新添在惠城区庆祝第二十四个教师节大会上,作为全区中小学教师代表发言的坚定有力,满怀激情的豪言壮语!也是一名乡村教师的追梦誓言。

“甘为人梯,乐于奉献”,这是谢新添多么博大的教育情怀!

“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这是谢新添多么执着敬业的精神!

“努力做受学生爱戴,让人民满意的教师。”这又是谢新添对教育事业崇高的理想,人生的追求。

谢新添在教育征途中,有着一段光荣的历程:

19859月至198812月参加惠州教育学院数学专业函授班学习;199910月至12月参加市教育局举办的校长岗位培训班学习;20007月至200212月参加中共广东省党校行政管理本科班函授学习;20047月至20068月参加北师大教育经济与管理研究班学习。

他从教二十多年来,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安教、乐教,并以高度的无私奉献的敬业精神和创新进取精神投入到教学的每一天。在教书育人的平凡岗位上,严格要求自己,对学生给予无微不致的关怀,对同事给予热情的帮助,对学校给予全心全意的爱护。上世纪九十年代   ,当仍图小学隶属博罗县管辖时,他由于成绩突出,谢新添多次受到上级的表彰:1983年被县评为优秀班主任,1987年被市评为优秀少先队辅导员,1989年的课堂评优获县一等奖,1992年被县评为优秀青年教师(期间所任教的初三数学在中招考试中“三率”县排名第一),1998年被县评为优秀教师。

确实,谢新添对教育有一个美好的梦想,他要“努力做受学生爱戴,做人民满意的教师!”

当他在20053月被惠城区教育局任命为仍图中心小学校长时,他下决心要改变学校乃至全镇小学教育的落后面貌,他要引领全镇小学教育这列火车,奔驰在新时代的轨道上。

然而,百花竞放,非一夜春风,栽桃培李,又谈何容易!谢新添意识到要治理好一所学校,要向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答卷,并非是件易事。但凭着他那一颗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的红心,无论是在经济大潮的激荡岁月,还是在困难逆境之时,谢新添铁了心,他要把自己毕生的知识、智慧、精力和炽爱,都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仍图中心小学。他以创新的办学理念,创新的教学模式管理学校。

 

“抓师德,树形象”

谢新添认识到:学校的要务是育人,而影响的育人水平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专业素质,影响教师专业素质的决定因素是教师的敬业精神,教师的职业道德。因此,他认为一所学校要抓好一支教师队伍,就要认真地抓好师德建设。只有教师在学生中树立起良好的形象,才能以楷模的榜样去影响学生,去教育好学生;才能建立起良好教风、学风、校风;也才能把一所学校办好。

由于小学生年龄小,可塑性大,教师每天都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教师的形象在学生心目中,影响之大的就是认为教师讲的、做的都是对的,教师的一言一行对他们行为习惯的养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最好的一面展现给学生。为此,学校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列为师德要求,十分强调教师群体形象的塑造,学校结合常规管理,认真制订了《教职工岗位责任制》、《仍图中心小学教师一日常规》、《仍图中心小学教师教育教学工作奖惩制度》、《仍图中心小学教师师德规范》等规章制度。明确要求,凡是要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应该做到,教师应该成为遵守规章制度的表率。比如:挂牌上岗、不随地吐痰、不在课室吸烟……。同时利用每周五下午第三节政治学习时间,认真组织教师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思想认识。

几年来,仍图中心小学涌现出一大批师德高尚的教师:区师德标兵刘丽娟、刘冬玲;市“烛光奖”方丽如;区“优秀乡村”教师赵杏媚、梁瑞娣;优秀班主任陈秀园、刘丽娟、曾玉清等。

可以说,为了打造一支师德高尚的师资队伍,谢新添费尽了一切心思。他结合学校实际,开展各项活动,积极组织教师开展了“新时期教师形象”的征文竞赛;“今天怎样做教师”的演讲比赛;“与后进生交朋友”、“与贫困生结对子”、争创“优秀级组”等活动。从而较好地增强了教师执行规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并能自觉地把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融洽于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全过程中,贯穿到学生成长的各个阶段。

事实证明,教师的严以律己,身先士卒,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必须首先做到,这不但能起到很好的表率作用,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而且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增强学生辨别是非的能力。

谢新添认为,加强队伍建设,提高综合素质,是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首要工作。

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是提高教师素质。为了提高教师素质,学校规定每周二、周四及周五第3节为教师政治及业务学习时间,强化学习制度,采取学校与科组相结合,个人与集体相结合的形式,周密地安排理论学习内容及评课活动,有效地提高了教师的理论水平及业务能力。同时,学校始终坚持不懈地抓好校本培训工作。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梁萃华、林运英、方丽如、林惠娇、蔡粦分别获得教学论文区级二、三等奖;朱慧娥、陈佛令、苏梅娣、陈桥娣、张秀梅、林贤妹、陈德贵分别获得区级教学设计二、三等奖。

如今,仍图中心小学拥有一支业务精良的教师队伍,全校教师45人,其中高级教师32人,一级教师11人,本科学历2人,教师学历达标率100%

“抓养成教育,促品格形成”

仍图中心小学是区一级学校,有20个教学班,在校学生979人,是一所离市区不到30公里的农村学校,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加快,加上交通的便利,以及新闻媒体、信息网络的发展,使农村小学生见识越来越广,这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无疑是极有好处的。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些不良行为也越来越容易传播给本来比较纯朴的农村孩子。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做人习惯,有助于学生学习,更有助于学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对此,谢新添校长根据当前城乡结合部农村学生的特点,对培养学生良好习惯,促良好品格形成做了初步的研究和探索。

一是抓德育实践,促习惯养成。谢新添校长重教更重德,教书先教人,在他的运筹帷幄中,仍图中心小学的学生养成了注重实践的习惯。教给学生做人的基本道德标准,不仅是要让他们明理,而且要重在导行,引导学生从尊师爱幼、乐于助人、刻苦学习、不怕困难、勤俭节约等做起,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学会做人,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边学边做,达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是人们认识社会的基础和源泉,更是养成教育的重要途径。这不仅因为道德行为必须在实践中得到体现和检验,也因为只有在实践中经过反复的练习、锻炼和巩固,才能使道德行为成为自然的、一贯的、稳定的行为习惯。鉴于此,学校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首先尽力为学生创造、设计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的德育生活充满七彩阳光。在实施过程中学校既注意从不同的渠道设计活动,又重视从不同性质的养成内容方面设计活动。比如在社会教育活动中,为培养学生孝敬父母的良好品德,开展了“今天我当家”、“记住父母的生日”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学着父母做家务,既体验了生活,又体会到做父母的艰辛,培养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和关心他人的良好品德。使他们从自身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达到道德品质上追求高尚,让父母放心;在生活上,学会自主,让父母少操心;在学习上刻苦努力,让父母称心。这样将孝敬父母教育落实到具体活动之中,既加强了道德教育的实践性,又增强了道德教育的针对性,从而收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其次,是围绕爱国主义主题开展教育。通过开展升旗仪式、我最敬仰的爱国主义影片观后感、红领巾广播站、重大节日颂祖国、每学期都组织部分年级的学生到惠城区德育基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等,为学生开辟了实践的天地,创造了熏陶的氛围,提供了教养机会,锤炼了道德行为。第三是结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及学校各项规章制度,通过对学生进行“三管”(管好自己的嘴:不讲粗话、脏话,不随地吐痰,不抽烟等;管好自己的手:不乱涂乱画,不乱扔纸屑果皮等;管好自己的脚:不践踏花草树木,不到河里、鱼塘及积水的地方玩水,不进网吧,不到危险地方玩耍)来促成学生良好行为的养成。

其次是充分运用小学生具有善于模仿,可朔性强,富于幻想,主动活泼,追求高尚道德的特点,利用历史人物的榜样力量来激励他们。因此,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时,就结合历史人物季布的“一诺千金”、重耳的“退避三舍”以及“我的诚信故事”等来开展各式各样的主题班会,同时还结合现实生活中因失信的事例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从而加强了针对性并取得成效。

二是抓班级管理,促习惯养成。学校的基本教学单位是班级,学生很多良好的日常行为都是通过班主任的教学和班级集体的影响而形成。一个班的班风的好坏,集体意识的强弱,道德水准的高低,对集体中每一个成员的道德品质的形成影响极大。班级集体如果形成一种高尚的道德风貌,较高的思想境界,刻苦钻研的学习精神,积极向上的竞争氛围,学生在这个集体中就会受到强烈的感染,无形的鞭策和制约,必然会培养出团结互助、关心他人、严肃认真、奋发向上、品格高尚的学生。对此,谢新添校长要求班主任要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点来抓,制定了《先进班级量化考核评比制度》,加强检查督促,开展文明竞赛,从而使校园“争当文明好少年”蔚然成风。

三是抓氛围创设,促习惯养成。对此,谢新添校长重视:①完善文化建设。将学校校训、校风、安全警示标语等张挂于教学楼前。②利用每周星期一的升旗仪式和校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说理教育,以此来加强对学生的纪律教育,使学生的行为习惯始终不脱离学校要求。③利用团队活动、周会、主题班会等活动形式,组织学生开展“校园是我家,美化、净化、文化靠你我他”为主题的爱校集体主义教育;“做一个对得起社会、母校,对得起父母、老师”为主题的感恩教育;“课间活动该注意些什么”为主题的安全教育;“同学之间如何相处”为主题的互助教育等,通过这些活动来提高学生思想认识,矫正其不良的行为习惯。同时还加强对各班课室及所负责的保洁区的监督、检查、评比工作,力保校园每一天的清洁。④充分利用各宣传栏在不同时间对学生进行安全、思想品德教育及表扬好人好事、学习标兵等。⑤组建校园广播站,开辟校园新闻、学生生活、好人好事、英语角等专项播音,使学生道德品质和思想情操等方面受到感染和熏陶,从而使学生达到对自身行为进行自我抑制和约束。⑥要使学生各方面都得到健康发展,培养学生良好的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单靠学校的力量是不够的,还需要家庭和社会诸方面的配合,才能奏效。学校定期召开家长会,及时与家长沟通,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逐步规范学生的日常行为;同时还要与社会各个部门建立联系,及时反映学生在社会上的各种表现;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⑦学校建立健全值日检查评比制度,对学生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检查、记录、评比并定期通报,同时增大学生参与学校管理的机会,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及学生管理学生的能力。

学校自开展养成教育以来,学生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良好行为习惯越来越趋向规范。礼仪的教诲,使孩子们心灵上早已深深地烙下了文明礼貌的烙印,行队礼、见人问好、尊老爱幼已成为孩子的自觉化习惯;乐于助人、刻苦学习及自觉打扫保洁区并不随地乱吐乱扔、不在墙壁桌面乱涂乱画、不损坏学校的花草树木等等这些良好行为习惯已经形成。从而学校要涌现出一大批优秀学生:区“优秀学生干部”郑雅淑、陈婉婷、郑振生;区“阳光少年”彭宏亮;市“旭日奖”林梦月彭宏亮、张浩、邱清华、张玉莉等;优秀少先队员陈冠瑛、陈婉芳、郑雅淑等。而且有个例子很能说明问题,低年级的新课桌椅已使用两年,到现在依然崭新如故,看不到破损、刻痕、涂画的现象。许多家长都反映,现在的孩子变得懂事了,爱学习了。我们有理由相信,形成了良好的习惯的孩子,他们的未来一定是不可限量的。

同时,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提高,孙丽珊、林思文、李海盈分别获得国家级英语竞赛三等奖。

谢新添有梦想,就会有追求;有追求,就会有结果。

仍图中心小学是一所乡村小学。近年来,学校取得了可嘉的成绩:先后获得“区级安全文明校园”、“卫生工作先进单位”、“惠城区中小学生乒乓赛镇办小学女子亚军”等荣誉。同时,获得区一级以上奖励教师有64人次,学生有32人次。

20089月,谢新添校长被评为惠城区“十佳校长”。也就可以说谢新添已圆了梦;成为一名“受学生爱戴,人民满意的教师!”

“抓课改,促教学”

在课堂教学上,谢新添要求教师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并把课堂教学改革从“预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评价”这四个环节改起,转换教师的角色,回归文本,关重文本。学校在“预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评价”教学模式的课改实验中,老师们体会到课程改革给课堂带来了新的生机。该校曾玉清老师说:“新课改让课堂变得更精彩。”曾老师在尝试《桥》的一课教改实验时,整节课充溢着一股浓浓的群体参与、平等对话、共同探究的氛围。无论是学生代表小组发言,还是个人发言,都充满了“你讲得很好,但我还有不同意见,因为课文是这样说的……”、“请你给我评价”、“你有个字读错了”、“这个字我不会读,请问谁愿意帮帮我”、“谢谢你,我以后会改正的”、“我想给你一点建议”这一类的对话语。在展示过程中,老师尽可能给学生多一点思考的时间,多一点表现自我的机会,多一点体验成功的愉悦。有这样精彩的一幕:生A:“同学们,课文以桥为题目,是因为这座桥是村民们获救的唯一的一条路,你们认为对吗?”生B:“我认为对,因为这是一座生命桥。”生C:“我也认为对,因为如果没有这座桥,村民就不能逃过这次灾难了。”生D:“我认为不对,我觉得是老汉救了村民。”生E:“你说的不错,但是如果没了这座桥,他们还能逃生吗?”生D:你说的有道理,但假如老汉不出来维持秩序,人们就会慌乱地挤向那座桥,请你们试想一下将会发生什么事?”生F:“桥会崩塌。”生G:“村民可能还会掉进水里。”生H:“我明白了,如果老汉不站出来,村民们就会因为拥挤而无法逃生。”看着孩子们的表现,教者感到学生已真正领会了课文的主旨,实现了有创意的阅读。

实践证明,这样让学生主动、活泼学习的形式,可以改变教师“一统课堂”的现象,从而有效构建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回归语文教学的本质。

如今,在仍图镇的小山村里,一场轰轰烈烈的教改实验,在谢新添校长的带领下,搞得有声有色,个个教师齐上阵,一场教育改革在仍图镇蓬勃兴起,学校也出现了一沛勃勃向上的新气象。

谢校长认为,教学就是一台戏,教师搭台,学生演戏;教师导演,学生唱戏;学生永远是主角,是学习的主体,教师必须要转变角色,教师已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控制者,学生也不再是命令的服从者,被动的接受者。教学过程中也不再是教师对学生的单向培养活动,只有这样才能使“教”与“学”和谐统一,也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也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如今,仍图中心小学的“预习、小组合作交流、展示、评价”课改实验正蓬勃开展,谢新添校长的创新办学理念日益被全校教师所接受,每个教师教改热情高涨,在仍图中心小学的校园里出现了一沛春机盎然的新景象,校园四十五位园艺师为了培育祖国未来的花朵日夜辛勤地栽挑培李,谢新添就是这群园艺师的领头人!他潜心育人,昼思夜想,为了振兴仍图教育事业,为了培育英才,他以创新的教育理念引领全校师生走科研治校之路的追梦精神,实在难能可贵,可喜可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