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生葡萄园记(散文)
(2024-07-21 21:07:23)
标签:
散文 |
分类: 散文 |
梁子湖畔的东沟镇,有个刘河村。就在这个远离都市的小山村里,出了一个土生土长的“葡萄王”,此人就是根生葡萄园的业主刘更生。而在一个月前,我受托请来华中农业大学知名教授侯明生先生到鄂州指导华容牌坊村赵如胜的原野果蔬园,并在这里做一名省级科技特派员,常年应邀奔波乡村果蔬基地的侯教授不仅光荣赴任,还帮我请来了原省农科院院长、颇负盛名的农业专家喻大昭,在原野果蔬园建起了专家工作站,他还饶有兴致地向我推荐了鄂州梁子湖畔的葡萄种植大户刘更生。于是,便有了此次欣欣然共赴梁子湖畔刘河刘更生葡萄园的相聚之约。
刘更生的名字很有趣,也很好记,除了自己的姓氏外,另两个字源于“自力更生”一词的后两个字,可见其父母当年对儿子命名的良苦用心与深情寄托。刘更生也确实不负家人期望,他先后奔波在外闯世界多年,还在华中农业大学后勤集团应聘了一段时间,有幸增加了不少见识。2011年,刘更生从武汉回到了刘河老家,竟在自家附近的数十亩地上做起了种植高端葡萄的梦想。他将自己辛勤耕耘的这块基地命名为鄂州市根生葡萄种植专业合作社和梁子湖根生葡萄种植家庭农场,两个牌子里都冠有“根生”二字。
根生葡萄园虽然面积不大,却在种植葡萄上大有文章。刘更生不愧为是闯了江湖的“当代回乡知青”,他在这片再也普通不过的葡萄种植基地上“精打细算”,既有现代潮流的大棚,又有仿古而充满神秘的井水,还有完备的喷淋系统、精美的文化长廊,不仅整体规划得井井有条,而且每一个部位的功能都能各得其所,即便是土地“边角料”,也都被打理得各尽其能。刘更生最先带我们来到他打造的一个绿色庭院,中间就有一棵花了8年时间种植的“葡萄王”,一棵葡萄树干,如同“金鸡独立”,可往空中看,全部是这棵“葡萄王”的“节外生枝”,就像四通八达的“空中航线”,每一个方向都“枝繁叶茂”,“葡萄王”树下还铺上了木质地板,可供来来往往的宾客在这里拍照留影,陶醉葡萄风光。
刘更生的根生葡萄园,每年葡萄生长期约有140天左右,他和妻子在这里种植葡萄竟没有请上一兵一卒,他们夫妻常年就在这里“二人转”,且转得有条不紊,有滋有味。此前,我一品尝葡萄,就想到了远在新疆的吐鲁番,不仅是因为有《吐鲁番的葡萄熟了》那首歌,更多的是曾经分享过吐鲁番葡萄甜而不腻的美美滋味,吐鲁番虽在新疆中部的低洼盆地,总产量却占了全中国五分之一,还号称“世界葡萄植物园”。眼下,没想到咱梁子湖畔刘更生的根生葡萄园所产葡萄,竟也别有一番滋味,在刘更生的葡萄园里,我犹如“刘姥姥逛大观园”一样,看根生葡萄园一幕幕展现的葡萄奥秘:刘更生在这里种植葡萄用上了互联网,他在室内就可熟练地操控APP,启动喷淋系统,为大棚里的葡萄加湿、降温,还可实时监控大气湿度、土壤湿度、光照度等13项数据指标,并在最适宜时通过水肥一体化进行自动灌溉,将肥液和灌溉水均匀准确地送到葡萄根部土壤。
待走进葡萄园的“科技大棚”内,只见一厢厢葡萄架上垂下一串串绿色的精品无籽葡萄醉金香、夏黑和阳光玫瑰,有相当一部分还套装了一个个小纸袋,像给正在生长期的宝贝葡萄穿上了一件件别致的小花衣。刘更生还特意指着葡萄架下的鼠茅草告诉我,这鼠茅草之所以还让它们在这里生长,主要缘于它们还可以匍匐在地面向葡萄提供一定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它们也就成了根生葡萄园的土壤有机质含量的供应库。这也正如刘更生对自己葡萄园所总结的:这里的葡萄,夏可吹“空调”,冬可住“阳光房”。
刘更生于2011年即开始在大棚里种植大量鼠茅草,2012年又尝试种植“夏黑”,2016年更新为“醉金香”,2021年又力推“阳光玫瑰”。一个又一个品牌,接踵而至,并进入都市高端市场。如今,刘更生的葡萄园亩产可达3000多斤,亩均可创10余万元,这在农耕地所有的作物中效益如此之好,确实极为罕见。难得刘更生的根生葡萄园能生发出这么多人间奇迹,这无疑也是“根生”乡野所迸发的无穷力量。
时值盛夏,根生葡萄园里的葡萄树,根深叶茂,“根生”果熟。驻足这片果园,心扉与这里浓郁的果香直通,即便多看几眼这里的阳光玫瑰,也有了除烦解渴之效,何况这里的葡萄真的有舒筋活血、暖胃健脾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