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山西娘子关的“水上人家”水磨面

(2022-11-11 15:33:34)
标签:

散文

美食

分类: 散文
        山西娘子关的“水上人家”水磨面

                                 庞良君

吃面食,在大江南北都比较流行,而在北方尤盛,如甘肃的“兰州拉面”、“清汤牛肉面”、“水川长面”,陕西的“岐山臊子面”、“扯面”、“户县摆汤面”、“乾县鸡丝面”,北京的“炸酱面”、“打卤面”、“芝麻酱凉面”,河北的“龙须面”、“灵寿腌肉面”、“囫囵面”,河南的“烩面”、“捞面条”、“粉浆面”,山东的“蓬莱小面”、“金丝面”、“滕州大肉面”等,都在市面上各领风骚。比起上面这些地方的“面”,山西的面就像歌曲《山西好风光》唱的那样,呈现“地肥水美五谷香”的“别有风味”。

面食是山西人的主食。山西是全国的“面食大省”,比较地道、知名的就有“山西刀削面”、“临汾牛肉丸子面”、“平陆油泼面”等。山西那边的朋友说,到山西没吃碗面,就等同于没有到过山西。可见,面食业已成为山西的一张重要名片。

曾经到山西出差考察文化,过往“天下第九关”娘子关,见过此地“水上人家”独有的“水磨面”。也就是在娘子关的“水上人家”短暂停留,领教了山西的“面食文化”。同样是面粉,山西人经过揉、压、搓、削、拨、抿、擦、拉等50余种技法,就能魔术似的变化出形态各异、色香味俱全的美食来,已将“面”做成了“一面百样”,也做出了“一面百味”,现有各类面食400余种。在山西,过生日吃拉面,取长寿之意;过年吃“接年面”,取岁月延绵之意,云云。山西面食制作也有很强的观赏性,如刀削面,制作时用特制的弧形削刀,厨师一手托面,一手拿刀,刀不离面,面不离刀。老道的师傅一分钟能削200刀,且刀刀恰好削6寸长。所削刀削面中厚、边薄,形似柳叶,其水和面的比例为1斤面、4两水。

娘子关“水上人家”是山西美食文化的“代表作”。这个依托娘子关景区而深耕山水文化的“水上人家”,融民居、餐饮、水磨、水碾等于一体,将原本的“白天看景,晚上走人”模式,悄然转变成“白+黑”形态,不仅发展了“面文化”,也激活了“夜经济”。正是这里的“突兀清泉”、“飞涛鼓浪”,给娘子关带来了“水磨面”和“压饼”,使这个“水上人家”成了山西闻名遐迩的“独一味”。

随着南北美食文化的相互交融,面食也渐渐出现了“分水岭”,产生了“南北派”,如在南方,云南的“过桥米线”、湖南的“米线牛肉面”、湖北的“大骨面”、福建的“红菇煮线面”等,都已在市场上“健步如飞”。前年,咱鄂州的一家文化传媒公司也悄然创办起一家“有汤又面”的馆子,还专门找到我为他们作一句广告词以示支持,我从小就爱吃汤面,至今痴心不改,也就写了“汤中私藏万家福,面里独占一品香”交给了他们,还特为他们另送了一句广告词“汤强体魄,面带春风”,他们收到后非常兴奋,将“有汤又面”这个面馆做得风生水起,短短三个月竟在江南古城连开了三家。

如今,不论是山西的面,还是陕西或其他省、市的面,人们对面一直情有独钟,各类面馆也层出不穷,正如一些面馆就是用“天天见面”、“一面之缘”等等这样的广告词来为自己吆喝,因为,他们确实盼望:常常见面,面带春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