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潮州自东晋咸和六年(331年)起迄今1600多年,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历史上均为历代郡、州、路、府的治所,是粤东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闽、赣、粤东韩江流域的商品集散地及海外贸易的始发地。如今的潮州古城,仍保持着“外曲内方、四横三纵”的城郭街巷格局,古城内的古牌坊、古府第、古民居随处可见。
始建于南宋乾道七年(1171年)的广济桥是潮州的地标建筑,至明嘉靖九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貌,被称为“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古城中轴线上的牌坊街,22座牌坊鳞次栉比,是集非遗文化展馆、传统工艺、特色小吃为一体的文化古街。潮州还拥有开元寺、己略黄公词、许驸马府、韩文公祠等重点文物景点。
2、咱们结束福建的游玩,从长汀出发,经过龙岩,到达广东潮州,开始广东的游玩。傍晚来到潮州的地标广济桥,此时连接两边石桥的浮桥已经断开。
3、广济桥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1170年)至宝庆二年(1226年),至嘉靖九年(1530年)形成“十八梭船廿四洲”的格局。解放前夕已残破不堪,1958年对全桥进行加固维修,并拆除了十八梭船。2003年又进行全面维修,总体按明代风格修复。
4、广济桥对面的广济门城楼,俗称东门楼。始建于明洪武三年(1370年),是潮州古城七城门楼之首,为历代潮州城之城防、交通要隘。广济门城楼共三层,为仿宫殿式建筑。
5、潮州的餐饮很有名,咱们到潮州玩首先是冲着饱口福去的。咱们询问潮州哪家餐馆有特色,出租车司机介绍了位于凤凰州公园内“韩上楼”,那就直接把咱们拉到那里吧。这是“韩上楼”对面的“凤凰塔”。
6、“韩上楼”酒楼是潮汕地区唯一一家融合了潮汕及广粤餐饮文化于一体的特色酒楼
7、酒楼大堂
8、酒楼供应的茶点正合咱们胃口
9、
10、咱们一共点了蒜香蒸排骨、豉汁蒸凤爪、虾饺皇、鲜虾韭菜饺、七味酥炸豆腐、薄荷番茄、捞生菜、明火白粥八样食品,吃的撑得不行,一结账才187元,让咱们直呼便宜,立刻决定明晚还到这里来吃。
11、“韩上楼”是咱们这次去潮州发现的宝藏之地,说不定以后为了“韩上楼”还会再去潮州玩。
12、因吃的太撑,咱们从“韩上楼”出来后没叫出租车,而是走过跨江大桥后沿着滨江长廊一直走到广济桥。
13、滨江长廊
14、广济桥夜景
15、夜幕下的广济桥显得晶莹剔透
16、上水门
17、广济楼前聚着不少游客
18、广济桥入口处
19、穿过广济楼的门洞去逛牌坊街
20、潮州牌坊街是全国独一无二的文化景观,据传牌坊建立可上溯唐宋,初以木建。
21、古时提倡伦理道德,把城乡间于节义、功德、科第突出成就者,将其“嘉德懿行”书贴坊上旌表,称为“表闾”,故牌坊也具纪念作用。到明时改用石砌,加叠层楼,饰以花纹,二柱一门或四柱三门。
22、潮州古城历史上是粤东的政治中心,因此在明清时期建立了众多牌坊,至1949年解放时尚存数十座牌坊,但都年久失修。
23、1986年潮州被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后,开始动议修复牌坊街。2004年开始规划设计,历经两年的施工,于2007年年底竣工,共修复古牌坊22座,牌坊街由此成为潮州的文化旅游中心区。
24、第二天上午咱们首先来到广济桥游览
25、广济桥集梁桥、浮桥、拱桥于一体,与赵州桥、洛阳桥、卢沟桥并称中国四大古桥,是世界上最早的启闭式桥梁。
26、广济桥始建于南宋,至明代形成了“十八梭船廿四洲”的独特风格,因桥上亭台楼阁形态各异且兼作店铺经商之用,又得“一里长桥已里市”的美称,向有“到潮不到桥,白白走一遭”之说。
27、广济桥为浮梁结合结构,由东西两段石梁桥和中间一段浮桥组和而成。梁桥由桥墩、石梁和桥亭三部分组成,东边有桥墩12个,西边有桥墩8个。桥亭30个,其中12个殿式阁,18个杂式亭台。
28、浮桥由十八只木船横向并排连接而成,船中央铺设木板为桥面。每天10:00至17:00浮桥是连接的,便于游客游览和通行。傍晚17:00至明晨10:00,连接的木船被拆开牵引到岸边,断桥处让大型船舶通行。
29、
30、“民不能忘坊”是桥上唯一的一座牌坊
31、清道光廿一年(1841年),韩江发洪水冲垮桥墩若干,次年洪水又泛滥冲崩江心东墩及墩上鉎牛,太守刘浔、分司吴均发动盐商及富户重修广济桥。百姓不忘刘、吴功绩,特建坊以作纪念。
32、清雍正二年(1724年),知府张自谦再修广济桥时,铸鉎牛两只,分别立于东、西两桥墩之上,意为“镇桥御水”,以祈求避免洪灾。道光二十二年(1842年),洪水冲垮东桥鉎牛所在桥墩,鉎牛坠入江中,潮州遂有“两只鉎牛一只溜”的民谣。
33、
34、
35、咱们从广济桥的西头走到了桥的东头
36、离桥的两百米处是纪念唐代大家韩愈的韩文公词
37、韩愈(768-824),字退之,号昌黎,河南孟州人,是我国唐代杰出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38、韩愈一生高举儒家旗帜,希望通过恢复儒家道统以维护和复兴唐王朝的统治秩序。他反对藩镇割据,提倡仁政,“抵排异端,攮斥佛老”。锋芒始终针对中唐时期最尖锐的社会现实,客观上适应了当时中兴统一的历史要求。
39、韩愈于唐宪宗元和十四年(819年)因谏迎佛骨被贬为潮州刺史,他治潮八月,驱鳄释奴,劝农兴学,在潮文化发展史上享有崇高的声誉,为民众所歌颂,以致山水易名为韩。
40、韩愈的最大成就就是提倡以复兴儒家为目标的古文运动,他提出了“文以载道、不平则鸣”等文学理论,并以杰出的创作实践,开创了中国散文史上一个光辉灿烂的时代,对后代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被苏东坡誉为“文起八代之衰,道济天下之溺”。
41、韩文公祠的各座建筑是沿山坡一层层往上攀升的,咱们嫌高就没有往上爬。但最低层建筑屋顶上的灰泥画实在是漂亮,让咱拍了好多张,只是限于博客篇幅就随便上传了一张。
42、“韩祠橡木”是潮州八景之一,橡木亦称“韩木”,相传为韩愈亲手所植。
43、
44、参观完韩文公词,再从桥的东头走回到西头的广济门城楼。
45、这些条石是从古广济桥上拆下来的,搁在这当展品。
46、每座亭台楼阁的造型都不一样,楹联匾额也各不相同。
47、
48、因是大中午时间,桥上也不见啥游客了。咱原本想在傍晚看这些梭船是如何被牵引走的,无奈江上风太大,等候时间又很长,最后还是没看成。
49、因是大中午,广济门前熙熙攘攘的景象也不见了。
50、穿过广济门开始逛牌坊街
51、街上有许多老字号,都是卖“潮州三宝”的。潮汕地区的气候比较湿热,这些陈年老药可能对这里的人有用,但对外地人可能就没什么用。而且看着满街满铺都是卖同质化的产品,真有点担心怎么会有销路。
52、潮汕地区的小吃很有名气,但咱们第一天中午在牌坊街路口一家小吃店吃饭,觉着又贵又难吃,因此对这些小吃店就避而远之。所幸让咱们找到“韩上楼”这家有规模有水平的酒楼,让咱们既饱了口福又品尝到潮式菜的好。
53、仔细看街头这些小吃,大多是糯米食品。
54、香囊里的中草药主要起到祛风醒脑预防作用
55、东门古井始建于宋熙宁八年(1075年)之前,历代都有重修并留下碑刻。
56、糖水铺
57、Q弹的牛肉丸是潮汕地区的名小吃
58、这家二手铺前的几辆旧自行车很吸引游客的眼睛
59、凉茶铺
60、喜铺
61、潮州功夫茶
62、郑氏宗祠麒麟照壁
63、看到马路上的指示牌上有“己畧黄公词”,咱觉着这个名字有些奇怪就寻摸过来,来后才知道这是座宝藏公词。
64、己畧黄公词始建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年),是有座硬山顶式建筑,二进一印亭院落式格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65、祠堂装饰精美,用料讲究,工艺精湛,集木雕、石雕、彩画和嵌瓷工艺于一体,是清代潮州木雕、石雕艺术鼎盛时期的代表作。
66、潮州古建筑三绝的“潮州木雕、石雕、金漆彩画”在这里得到全面体现
67、雕刻题材多取自民间故事和戏曲故事
68、在技法上采用了浮雕、圆雕、沉雕、镂空、彩绘等,同时综合采用了金漆、黑漆装金、五彩装金、本色素雕等手法。
69、木雕
70、石雕
71、石雕垂花柱“宝相垂庭”
72、瓜状墩的立意是子孙昌衍,瓜瓞绵绵。
73、嵌瓷画
74、大门门楼上的石雕是《封神演义》“姜太公钓鱼”的故事
75、看完“己畧黄公词”,再去看“甲第巷”。
76、甲第巷是古时潮州城仕宦商贾望族聚居之地,浓缩了潮州城古民居的精华。
77、甲第巷全长不到200米,却聚集了十数座明清时期的大宅院。
78、
79、
80、
81、
82、
83、开元寺对面的水果摊
84、潮州开元寺,唐代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敕建开元寺,历代均有维修。整座寺院保留了唐代平面布局,又凝聚了宋、元、明、清各个朝代的建筑艺术。
85、大悲殿
86、
87、天王殿前的石经幢
88、天王殿的屋顶装饰
89、天王殿保留着宋代的建筑风格,是中国古代木结构建筑的杰作。横匾是画家刘海粟的题字。
90、
91、
92、
93、
94、大雄宝殿东侧通廊悬挂着铸于元代的铜质大云版
95、通廊悬挂的木鱼
96、侧殿廊下陈列着不少仿唐菩萨像
97、把世间一切美好吉祥的东西都展现在屋顶
98、供僧人使用的古井
99、潮州三宝是用金桔做的老药桔、黄皮豉果子和佛手做的老香橼
100、
101、店铺里这一大盆老香橼很夺眼球,旁边一小瓶要卖38元。试喝了一小口老板泡的茶,感觉不太习惯。
102、这家顺興记生意很好,老板和老板娘很客气,旁边有塑料凳可坐下歇脚,6元一杯的芝麻茶好喝。
103、第二天晚上咱们又去“韩上楼”吃饭,吃完后再回到广济门想看“灯光秀”,但落空。
104、广济门楼边上的天后宫
105、咱们游览后,感觉潮州古城是一座既有吃又有玩,且去玩了不后悔的历史名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