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福建龙岩永定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的振成楼(图片翻拍)
福建永定位于闽西的龙岩地区,这里分布着数量巨大的土楼群。有被称为土楼王景区的高北土楼群,有命名为客家民俗文化村景区的洪坑土楼群,还有初溪古村落景区、中川古村落景区等。咱们虽然在南靖已经看过田螺坑土楼群,但听说洪坑的土楼群最具特色,因此从云水谣到冠豸山的途中,经过永定洪坑土楼群就决定停下来看看。
被命名为客家民俗文化村景区的洪坑村,宋末元初林氏族人在此开基,现存造型各异的土楼120余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富丽堂皇、中西合璧的“土楼王子”——振成楼,有小布达拉宫之称的宫殿式土楼——奎聚楼,有最经典的五凤式土楼——福裕楼等。村内错落有致的土楼沿溪而上,在青山绿水翠竹石桥映衬下显得多彩多姿。
2、这是土楼客家民俗文化村导览图,从旅游中心大门到土楼景点有一公里路,须花钱乘坐观光车到达天后宫,再在景区里步行游览,而景区内各个土楼之间却没有观光车接驳,走走还是蛮累的。
3、进村后首先看见一座残破的土楼
4、慶雲楼是长方形土楼,林氏民居,建于清乾隆年间(1763-1795年),由林氏第十四世祖所建。
5、土楼内显得残破
6、但楼内还有人居住
7、继续往前走
9、过水尾桥前往振成楼
10、振成楼,俗称“八卦楼”,由洪坑林氏21世林鸿超兄弟于民国元年(1912年)耗资8万光洋修建,按《易经》八卦构建,历时5年建成。土楼坐北朝南,占地5000平方米,分内外两圈,外圈生土夯筑,高4层,每层两厅44间,内通廊式,又以砖墙隔成相互可以通连的8个单元,走廊以隔墙拱门相通,各单元置一楼梯,底层各自形成院落,楼板铺设青砖。内圈两层,砖砌,与高大的祖堂大厅围合中心天井,底层两厅8间。
11、门厅门楣上的“里党观型”的意思是“乡里邻里学习看齐的楷模”
12、祖堂宽敞高大,前置4根高大的西式圆形石柱以及西式围栏,是族人议事聚会、婚丧喜庆的场所。
13、祖堂内的五幅横联是黎元洪题词。楼主林逊之1913年任参议员时,与时任参政院院长的黎元洪共过事。振成楼落成时,黎元洪特赠匾褒奖。
14、墙上对联“带经耕绿野”的“带”字,字中有字,字能造句。
15、内环第二层回廊装饰图案精美的铸铁栏杆
16、
17、楼外两侧各有一幢双层半月形的作坊和学堂
18、学堂
19、土楼左右各有口水井
20、土楼内共有大小房间222间,规模宏大,内部空间设计精致,变化众多。
21、
22、每座楼梯都有人把守,需交10元钱才能登楼。咱随便找了个楼梯口交钱登楼,后来发现这样是错误的。
23、从二楼拍的这张图的角度,咱应该是从侧面登楼的。
24、走到四楼,咱想往祖堂的正面走,没想到回廊里用木栅栏门隔离走不通,情急之下只能跨栏攀越了。
25、
26、
27、走四楼回廊,最后只能走到这个角度拍摄,正中间的位置被木门阻隔而过不去。
28、再绕到祖堂背后
29、绕到回廊的另一头,同样被木门阻隔,只能拍到这个角度。
30、下楼后咱猜想要拍到祖堂正面或许要从正面的楼梯口登楼
31、洪坑村中心的大榕树
33、溪河两岸有许多土楼,因不是重点景点就不去看了。
34、
35、奎聚楼,宫殿式方楼,建于清道光十四年(1843年),林氏民居。坐北朝南,占地约6000平方米,依山势而建,三堂两落,前高3层,后高4层。
36、沿中轴线自南而北为大门、门厅、天井、中厅、天井、大厅、祖堂,两侧为横楼,内通廊式。
37、
38、祖堂
39、奎聚楼前后楼顶均分成三段,作断檐歇山式,两侧横楼楼顶作悬山跌落。建筑错落有致,雄伟壮观,被称为布达拉宫式的土楼。
40、
41、
42、
43、内院套一个由祖堂前厅与回廊组成的小四合院,前厅是两层楼阁,作重檐歇山顶,与后楼的两层腰檐相连,第四层的腰檐中段突出一段小屋顶,使祖堂前形成4层重叠的屋檐。
44、奎聚楼外立面太大,只能拍到一部分。
45、
46、
47、福裕楼,又称为五凤楼,建于清光绪六年(1880年),耗资十万光洋,历经三年完成。坐西向东,占地约7000平方米,三堂四落式,由洪坑林氏20世林家三兄弟经营条丝烟刀致富后合建。建筑仿西洋式建筑风格,飞檐翘角,气宇轩昂,如同五凤腾飞。
48、建筑三堂四落,前低后高,沿中轴线自东而西为大门、门厅、天井、中厅、天井、后厅(正厅),两侧为横楼,前楼高两层,后楼(主楼)高5层。
49、中堂为砖木结构楼阁,雕梁画栋,精致华丽。
50、因楼主之父曾任清朝四品官员,所以才准予建造这种宫殿式建筑,
51、
52、
53、后楼高5层
54、现侧楼开着饭馆
55、传统客家菜
56、光裕楼,长方形土楼,林氏民居,建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坐西朝东,占地2500平方米,高4层,共三进。全楼设一个大门,一、二层没有窗。
57、
58、
59、
60、天后宫附近开设有一间叫“读旅”的酒店
61、酒店内景
62、天后宫
63、
65、与田螺坑土楼群相比,洪坑村的土楼因建造的时期较晚,楼主的资金较雄厚,并且内部结构融入了西洋建筑风格,因而显得更漂亮更精致。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