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017-11-07 17:01:33)
标签:

文化

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

展览主会场

民生码头

8万吨散粮筒仓

分类: 申城的五光十色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1、2017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民生码头8万吨筒仓

坐落在上海浦东民生码头的8万吨筒仓曾是亚洲最大容量散粮筒仓,一共有30个单体高48米的大筒仓。随着黄浦江岸线产业转型和工业外迁,这些号称远东第一流的仓储建筑亦闲置多年几近废弃。这次由曾设计龙美术西岸馆的建筑师柳亦春操刀,将8万吨筒仓改造成上海城市空间艺术季主展场,让沉寂多年的筒仓重新回到大众视野。

一走进由筒仓改造的展馆让人眼睛一亮,展馆的底层顶部高悬着一个个巨大的、锈迹斑驳的尖锥形漏斗,在每个漏斗下面是每位艺术家根据这个空间专门制做的艺术装置。设计既保留了工业时代的遗迹,又有极强的时代感。乘坐筒仓外立面新搭建的外挂自动扶梯径直到达7楼的顶层展厅,可一边观展一边欣赏黄浦江和民生码头景观。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原筒仓输送带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3、筒仓展览从10月开始对市民进行为期三个月免费开放,刚开始的几天要排长队等候,现在已不须排队。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4、走进底层展厅可见保留的一个个巨型筒仓漏斗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5、底层“连接:空间移动”展览集合了15位中外优秀艺术家的作品,力求以多视角、多元化的审视艺术与城市及空间错综复杂的关系,构建一个临时性的叙事;艺术家的作品以录像、摄影、装置、概念艺术、雕塑等与此刻的空间发生着连接。参展人有刘韡、沈远、邱志杰、徐震、黄永砯、何岸、王郁洋、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刘建华、程然、汉斯·欧普·德·贝克、多米尼克·冈萨雷斯·福斯特。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6、金属装置《金属的语言,2017》            徐震/没顶公司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7、单屏影像《直边,2005》              作者:法比安 · 纪劳德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8、水泥乒乓球桌、儿童凳子、树枝、蝉壳《无墙,2017》            作者:沈远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9、水泥乒乓球桌、儿童凳子、树枝、蝉壳《无墙,2017》            作者:沈远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10、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11、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12、综合材质《迷中迷,2014》           作者:刘韡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13、综合材质《迷中迷,2014》           作者:刘韡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14、数字建造《机器人木构》          参展人:袁烽、柴华、孟刚、一造科技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15、《混乱中迷失》         参展人:劳伦斯·维纳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16、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17、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18、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19、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0、数字建造《超薄纸板大跨建构》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1、竹子、丝绸、油漆《2号双翼,2016》               作者:黄永砯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2、瓷《容器,2009》                作者:刘建华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3、乘坐新建的外挂式自动扶梯可直达7楼展厅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4、七楼展厅展出“上海都市范本”,多为图片展示。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5、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6、6楼展厅展出“当代中国的多元建筑实践”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7、5楼展厅展出“流动的历史:想象和现实中的泰晤士河”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8、4楼展出“拉斯维加斯工作室——来自罗伯特·文丘里和丹尼斯·斯科特·布朗档案馆的影像集”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29、在筒仓内新建的电梯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30、悬挂在筒仓外壁的黄浦江沿岸长卷画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31、边乘坐外挂自动观光扶梯边俯瞰外面风景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32、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33、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34、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35、在筒仓六楼建造了螺旋坡道,观众进入筒仓,沿着坡道到达7楼展厅。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36、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37、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38、装置《仓声 · 品》,作者:苏丹、张荐、王宁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39、展品由1000个太阳能自发声的音箱和1000个不同的器皿以及特殊的空间组合而成一个具有感染力的声场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40、7楼是以上海都市范本为主题的一系列展览,包括上海城事、文化点亮城市、两岸贯通的主题展项。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41、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42、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43、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44、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45、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46、2017城市空间艺术季主策展人团队由米兰理工大学教授斯坦法诺·博埃里、同济大学规划城规学院副院长李翔宁、独立策展人方振宁领衔。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47、从7楼可观赏到黄浦江和杨浦大桥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48、筒仓南面的住宅区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49、滨江万科中心楼盘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50、策展人斯坦法诺·博埃里的作品《林中之境》,代表着城市生活从忙碌到闲适的慢过程、慢动作。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51、郭晓彦作品《内省腔》的灵感来源于子宫,意指人们期待回到最初温暖、静谧、安详的状态。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52、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53、《内省腔》内部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54、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55、257库展厅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56、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57、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58、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59、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60、这次筒仓的空间改造,其中一个亮点是在10个巨大筒仓外立面搭建了一组外挂自动扶梯,观众可以乘坐此扶梯直达7楼顶层展厅参观。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61、策展人李翔宁作品《风律》,是利用回收的金属材料创作的大地艺术作品。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62、策展人袁烽的作品《数字金属》,是一座在节点上采用非标准化设计的空间结构,所有节点均通过3D打印制模,再由金属铸造完成。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63、《数字金属》是世界上第一座结合金属铸造和3D打印翻模的建筑结构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64、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中国文人写意雕塑园》,共塑造了近五百件中国文化名人系列雕塑,本次展会展出了不到10位名人。因人像前面没有注明人名字,咱根据印象给人像注了名字,不知是否对。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65、齐白石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66、李叔同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67、鲁迅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68、吴敬梓?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69、于右任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70、曹雪芹?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71、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72、近日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又在筒仓打造“艺术季节——筒仓里的青春新空间”活动,不过是要收费的。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73、筒仓对面有一处正在施工的工地,从围墙缝隙里看到里面留存了两幢日式和英式结合的老房子。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74、这些房子都是有些年头的,房主当年也都是有点来历的,就不知这些房子最终是否会保存下来。

亚洲最大筒仓变身为艺术展场·工业遗址成为城市活力之源      75、咱们原本想乘坐轮渡到黄浦江对岸拍摄筒仓全景,因天气阴沉风大而作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