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梅克内斯古城
摩洛哥有四大皇城,被称为红色马拉喀什、蓝色菲斯、白色拉巴特和黑色梅内克斯。梅克内斯是摩洛哥历史上第三座都城,这座城市由伊斯梅尔苏丹修建,因此又称为伊斯梅尔城。穆莱·伊斯梅尔于1672年在首都菲斯登基,鉴于菲斯和马拉喀什的部落实力强大,容易发生兵变,所以伊斯梅尔抛开菲斯和马拉喀什在梅克内斯另建新都。
伊斯梅尔修建的王宫规模宏大,有50多座大殿,还建起了一望无际的花园。为了浇灌花草又开凿出巨大蓄水池。为了给庞大的骑兵储备粮草,修建了巨大的粮草仓库。伊斯梅尔钟爱马匹,王宫的马厩里养着500多匹纯种阿拉伯马。1775年的大地震震毁了这座皇城,现今仅留存了两道城门和几段城墙,以及王宫的马厩、粮库和蓄水池。
2、参观完沃吕比利斯遗址后前往梅克内斯古城,途中经过这个小镇时,导游让车停在山坡上让咱们俯拍小镇。
3、这座小镇名叫穆莱·伊德里斯圣城,在穆斯林的心目中有着至高至尊的地位,因为在这里安葬着伊斯兰教大圣人、西方穆斯林世界的主要创始人和传教者之一穆莱·伊德里斯(图中央绿顶建筑为其陵寝)。
4、公元785年,穆莱·伊德里斯在沙特阿拉伯参加反对阿拔斯王朝哈里发的起义,遭到镇压后逃亡到北非,最后来到这个小镇。
5、穆莱·伊德里斯在这里不仅得到什叶派穆斯林的支持,而且受到当地皈依伊斯兰教的柏柏尔人的拥戴,被尊为“伊玛目”。他在公元788年创建了伊德里斯王朝,这是摩洛哥历史上第一个阿拉伯王朝。
6、公元793年穆莱·伊德里斯去世,被安葬在小镇的山上。他的信徒围绕他所安葬的陵墓建起了这座小城,并用穆莱·伊德里斯的名字命名这座小城。
7、继续前行(车内拍)
8、车子进入梅克内斯城(车内拍)
9、车内拍
10、车内拍
11、进城后咱们先去吃午餐,这个盛馕的草编器物具有柏柏尔族的风格。
12、素菜拼盘里土豆、萝卜、胡萝卜、洋葱、黄瓜和鹰嘴豆
13、又是塔吉锅
14、乌梅炖牛肉
15、水果拼盘
16、甜点
17、最后再来杯薄荷茶
18、餐后咱们乘车去古城广场游览,从这里远远望去可看见古城被一圈城墙包围。(车内拍)
19、车内拍
20、车内拍

21、来到王宫广场

22、王宫的曼苏尔城门当初是为伊斯梅尔作为纪念碑来建造的,城门两旁的那两根白色罗马式立柱,是从沃吕比利斯古罗马遗址中拆来建造的。

23、进入王宫走的是这个门,但咱们没有参观王宫里面的项目,因而没能走入。
24、王宫前面是一个大广场,广场一边聚集了各种货摊。
25、这个货摊很引人注目,是在卖摩洛哥的特产“阿甘油”。
26、广场边有乘坐马车游览服务项目

27、在摩洛哥,一路上都见有仙人掌种植在路边,并且结有红红的仙人掌果。导游在车上介绍仙人掌果实可食,它能去火,对炎症(如牙龈炎)有奇效。食用时要连着籽一起吞下,有助于润肠通便。
28、在广场上见到有卖仙人掌果的,大家一拥而上纷纷买来尝尝。果子味道较清淡,籽很硬,吃了肯定润肠。
29、王宫西面这个人工开凿的巨大蓄水池,当年可为全部马匹保存一年的饮用水。
30、大粮仓的外墙虽已千疮百孔,但还是蛮壮观。
31、这些17世纪建造的皇家粮仓,高大宽敞且通风恒温,拱形构造的屋顶能在大地震中保持坚挺不塌。
32、粮库木门上的雕刻

33、粮库厚厚木门上的金属加固物
34、咱们穿过粮仓来到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皇家马厩
35、如此壮观的马厩令咱们惊呼不已
36、伊斯梅尔极喜爱马匹,他亲自参与设计了这个巨大马厩,在这里养了500多匹纯种阿拉伯马,并且每天都要骑马在马厩里巡视。
37、现在马厩的墙体部分尚存,顶部已在地震中震毁。
38、这俩年轻人很有意思,非要咱给他们拍照。

39、厚厚的城墙、城门

40、城门外的民宅
41、伊斯梅尔为抵御基督教势力和奥斯曼帝国的入侵,从南部苏斯地区招募大批黑人,加上从安达卢西亚返回的雇佣军人和基督教战俘,组成约有15万人的“黑色御林军”,或是梅克内斯被称为黑色皇都的起因。
42、
43、王宫围墙(车内拍)
44、这个宫门有卫兵站岗(车内拍)
45、墙上挂有穆罕默德六世国王的肖像,估计高墙里面是国王的行宫。(车内拍)
Tips:
穆莱·伊斯梅尔(1647-1727),摩洛哥阿拉维王朝第二位苏丹(1672-1727),是摩洛哥历史上可以同艾哈迈德·曼苏尔相匹敌的一位苏丹。他在位期间,摩洛哥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收复了大部分被欧洲人占领的沿海据点,并在欧洲殖民者和奥斯曼帝国的夹攻下保持了独立,奠定了阿拉维王朝长期统治摩洛哥的基础。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