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漫步武康路
上海的武康路,去年试行落叶不扫,形成的一条落叶景观道颇受好评。今年随着秋风阵阵秋叶变黄,咱们也想来见识一番秋叶的浪漫和风情。没想到落叶很少,倒是这条马路蕴藏的历史文化以及保存的建筑让咱们收获不少。
武康路,原名福开森路,是以美国传教士福开森之名而命名。福开森在上海南洋公学任教时,曾捐出自己的薪水为南洋公学的师生修筑了一条煤屑路。上世纪20年代之后,马路两旁逐渐建造起各式各样欧式建筑和花园洋房。
这条有近百年历史的马路,不仅保存有几十座各种式样的历史建筑,还曾先后会聚过几十位近代中国名人。唐绍仪、黄兴、陈果夫、陈立夫、巴金、郑振铎、李石曾、周璇、王人美、赵丹、秦怡、孙道临......都在此居住过。

2、位于淮海路和武康路交界处的武康大楼,是武康路一座标志性建筑。这座外形如巨轮般的建筑,解放前叫做诺曼底公寓。公寓由法商万国储蓄会于1924年投资建造,匈牙利籍设计师邬达克设计。

3、当时公寓取名为“诺曼底”,是为了纪念“一战”时法国一艘战功显赫的战舰“诺曼底”号。

4、抗战胜利后,许多三十年代著名的电影演职人员入住武康大楼,为这座大楼更增添了一份文艺气息。
5、
6、
7、
8、
9、
10、小店门前,酒坛中长出几枝细竹,一块原木木板在窗前作了店招。
11、一件绣品、一套银饰、一张手工纸,"岚调"在这里追寻旧梦。

12、武康路395号,这座建于1926年巴洛克风格的花园住宅是北平研究院旧址。
13、由李石曾创办的,在中国近现代文化、教育和科学领域发挥过重要作用的北平研究院镭学所、药学所、世界社和世界中小学等曾在此办公。
14、武康路390号,这座1932年建造的地中海式花园住宅,原为意大利总领事官邸。
15、建筑平缓四坡红瓦顶,一层东、西、南三面均有敞廊,墙角设扶壁柱。南立面中部三开间半圆券门廊稍前出,两边设弧形环抱台阶。檐顶为盔形山墙,设落地窗和阳台。
16、武康路393号,这座建筑早期部分建于1912年,新古典主义建筑样式。后续部分建于1933年,装饰艺术派风格。因近代民主革命家黄兴曾居住过,现被称为"黄兴故居"或"黄公馆"。
17、如今"黄公馆"为武康路旅游咨询中心和老房子艺术中心,游客可进去咨询和参观。
18、武康路376号、378号是由香港康氏集团投资管理的“武康庭”,里面开设有餐厅、花店、画廊等。
19、
20、狮语画廊
21、这红砖老洋房原是民国时期外交官的宅邸
22、
23、
24、
25、
26、

27、阳台内可曾有佳人?
28、
29、
30、
31、
32、武康路117弄1号,建于1943年,中西式混合风格花园住宅。原为金城银行总经理周作民旧居,上世纪50年代,陈丕显、魏文伯曾先后居住于此。117弄2号,原为国民政府军事参谋次长李及兰旧居,后曹荻秋曾居住于此。
33、“思贤楼”为世界学校的校史楼
34、武康路上的第二座船型建筑——开普敦公寓,当年是英国公和洋行设在上海的建筑设计事务所,外滩的汇丰银行、海关大楼、渣打银行等建筑,都是这家设计事务所的作品。
35、开普敦公寓的正面
36、武康路274号,建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晚期,现代派建筑,局部带有装饰艺术派特征。1950-1952年,抗日名将郑洞国(1903-1991)曾居住于此。
37、
38、武康路115号密丹公寓,建于1931年,装饰艺术派风格,民国时期为义品放款银行使用。
39、武康路113号为巴金故居,1955年巴金一家迁入并定居于此(里面可参观,但不能拍照)。
40、巴金故居由一栋主楼和两座副楼组成,为欧式独立花园住宅,1923年建造。假三层,细卵石墙面,装饰简洁。南立面底层为敞廊,上为跌檐式山墙。

41、北立面入口设带券心石的半圆形拱券

42、园子里立有一座黄永玉《新世纪不再忧伤》的雕塑作品
43、
44、
45、武康路210号,是一座西班牙式花园住宅,建于1932年。

46、终于在这里看到一些落叶啦
47、专心绘画的女画家为武康路增添了一份浪漫

48、

49、女作家陈丹燕在《上海的风花雪月》一书中,曾描写了这个被她幻想成的"罗密欧阳台"。
50、
51、
52、
53、

54、这座奶黄色的漂亮建筑吸引了众多的镜头
55、
56、武康路105号的Catie Lo是Fashion seeker的秘密花园
57、
58、
59、
60、武康路103号Misael Ber里卖的可是创意鸡尾酒
61、
62、
63、
64、武康路40弄篱笆墙里的西班牙风格花园建筑,建于1923年 。
65、1937-1938年,民国第一任内阁总理唐绍仪曾居于此,并在此被汪精卫派人刺杀。
66、1943-1950年,中国医学教育家、公共卫生学家颜福庆在此居住。
67、
68、

69、从武康路弯到华山路849号,“丁香花园”的故事咱就不赘述了。
70、花园里的枫叶正红
71、

72、庭院被拦住不让进,只能远远地欣赏。
73、花园里的建筑被誉为上海著名的十大优秀洋房
74、
75、
76、已很难见到的竹篱笆墙
77、漫步在武康路,能欣赏到典雅精致的花园老洋房,能勾起对近代历史的回忆,能体验到海派文化的风情。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