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时代肖像:当代艺术三十年》之“未来生存”


标签:
文化当代艺术展览时代肖像未来生存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
分类: 观画摄画欣赏画 |
第五单元:未来生存
本单元汇集了一系列特别关注未来主题的作品,把一些年龄和成长经历差异巨大的艺术家汇聚在一起,用肖像的方式集中探讨有关童年追忆、成长感受和未来梦想的话题,提供了一个开放的、不确定的表述空间。当代艺术,大多会显现出强烈的时代感,但在本单元中,有些肖像是与具体环境、时代脉搏密切相关的,而另一些肖像却是跨越身份、穿越历史、超越时空的。未来,是永恒的话题,而唯美每一个人都必将成为人生自画像的作者。
庞茂琨用暗喻和象征的手法描绘出不同人物的内心世界,以典雅、和谐的造型呈现出奇异的象征图像,让我们感到画面中那有限的世俗生活场景与人类返身自问生命意义究竟何在的无限空间。庞茂琨的作品,如同无声的哑剧,以形式化的手势和肢体语言,营造出一种隐秘的气氛。
崔岫闻是中国当代艺术中杰出的女性代表人物,她的影像艺术作品以表达女性精神世界的成长为特色,在虚幻而观念化的情景中呈现真实而具体的自我。本次参展的作品《天使》和《三界》,以复数出现的小女孩形象隐喻着当代都市人格和人性的复杂多变。作品对紫禁城的红墙和达芬奇《最后的晚餐》这些经典文本的挪用,则象征着传统对于今天不可忽视的影响。
12、布面油画《对空一击》1991
纵观唐晖二十余年来的作品,可以看到他在两种文化属性支配下所形成的鲜明特征。在1990年代早期,以《时空一击》系列为代表的巨幅作品,显示了他青春时代充沛的想象力和营造画面丰富结构的能力,人文的、历史的形象和科幻式的场景结合起来,打破了固定的时空,形成历史和未来的视觉连接。后来,他的兴趣更多地转移到制造单体的怪诞形象上,无论是绘画还是使用其它材料,他都试图在自己的想象力土壤中培育出某种变异的生物,就像一个科学家在实验室里探索未知的领域,同时记录新的感知。
魏晋以来,反叛主流价值,忘情放浪形骸的“竹林七贤”开始成为中国历代文人重要的精神偶像,作品《竹林七贤》是洪磊与时尚圈的一次跨界对话。他选择了陈娟红等七位著名时装模特扮演反串版本的“七贤”,并自行设计了服装、化妆、饰品、道具、布景等视觉细节,把一个1700多年前的文人故事用21世纪时尚大片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既是对传统文人理想的招魂,又是对消费社会价值观的反讽。



苍鑫是一位充满实验精神的观念艺术家,1990年代初期以来,他的作品形态涉及行为、摄影、装置、绘画和录像等领域。《从内向外的生长》系列装置是他2010年的作品。木雕的人头内部,密密麻麻地镶嵌着各种象征着时间、生命、能量与宇宙等信息的物质材料,充满神秘感和预言性,表达了苍鑫对“萨满”进行充分研究后所形成的全新世界观。
郭伟不是一个现实主义者,他的态度是象征主义的、有时甚至是超现实主义的。他的手法不是再现、不是表现,而是呈现,尽管他所使用的都是非常纯正的写实形式。郭伟的独特之处在于,他不试图运用文学和宗教的典故来设置谜语般的意境,与此相反,他的表达更加直接,直接切入看似庸常实则充满悬疑的日常生活。如果说艺术史上的那些大师们是用虚拟的图像表现真实自我的话,郭伟则是用真实的图像呈现虚拟的自我,而那些孩子们的形象,则应该是整个社会集团无意识的群像。
自2006年以来,方少华开始了“再造经典”的全新尝试,改变了一系列西方美术史上的名作,以智慧而幽默的手法在当代语境中重新构建出全新的语义。作品《扩建安格尔的<土耳其浴室>》,在安格尔原作的两侧,各有一组女人体象征着东方与西方的价值取向与幻想。
想想自己的所作所为,做了一点坏事好像还算不上是个坏人,做了一点好事也算不上是个好人。平时一直做得的是不好不坏的事情,假如我面临末日审判,我该上天堂海是下地狱呢?我们更多的时候是自己给自己做评判,我该这样做,还是该那样做,这样做是好还是坏。自己给自己做评判是件痛苦的事情,也许要比让他人给自己做评判还要费神费力,而在我们这个时代里无数星期天不去教堂的人,无数星期天在森林里的人,在海边的人,在阳光下的人,在山上的人,在草地上的人,开车在路上的人,是否会在某一瞬间在检点自己的某阳光行为,是否会在某一个瞬间听从某种召唤、或接受某种评判、指责、规劝和谏诤?
本次大展的一个特别项目,提名邀请了深圳市龙岗区大芬油画村的60位职业画师创作自画像,以群像的形式呈现在“时代肖像”大展的尾声部分。这是一次带有平等精神的跨界尝试,让专业的美术馆在重点学术项目中第一次正式接纳来自民间的肖像创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