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圣索菲亚大教堂
圣索菲亚教堂于335年由君士坦丁大帝首建,532年查士丁尼一世续建,1453年被苏丹·穆罕默德改建为清真寺,1935年凯末尔定其为博物馆。九百多年的教堂、四百多年的清真寺、七十多年的博物馆,多么神奇的变迁轨迹。
圣索菲亚大教堂的神奇不仅在于她的历史变迁,更在于她呈现着一千多年前的卓越建筑艺术。采用希腊式十字平面造型,独一无二的巨型圆穹顶,以半球形拱门支撑穹顶的建筑首创,还有那琳琅满目、眼花缭乱的石雕装饰。
圣索非亚大教堂在被改建为清真寺时,伊斯兰世界最负盛名的建筑师锡南在教堂旧有的架构中注入了新的奥斯曼建筑风格。因此游客在欣赏拜占庭式建筑的恢宏无比和精美绝伦时,还能同时欣赏穆斯林建筑风格的精巧美丽。
2、大教堂外排队等候参观的游客

3、皇帝门上方是耶稣赐予和平的马赛克拼贴,在入口安上守护神是东正教的传统。基督坐在宝座上,右手祝福,左手拿着福音书。基督两旁是圣母及大天使。匍匐在地的是东罗马帝国皇帝,意在显示拜占庭帝国的统治者是基督在俗世的代理人。
4、气势恢宏的大教堂中庭
5、中央大圆穹顶直径32米,穹顶离地55米,一千多年前的建筑工匠完美地应用了拱形支撑技术。
6、穹顶底部密布着一圈40个窗洞,光线的射入使穹顶显得轻巧灵动。

7、教堂改成清真寺后,正对入门的那一面墙壁,被改成伊斯兰教徒面向麦加祈祷的圣龛。
8、圣龛最上方的半圆顶上是基督教的马赛克镶嵌画《圣母圣子》
9、位于圣龛右面的明巴讲道坛,由穆拉特三世于16世纪所设,是典型的奥斯曼建筑风格。

10、挂在柱头上的6个直径10米的大圆匾上书写着安拉及先知的名字,由19世纪伊斯兰教的书法大家所写。
11、中庭的希腊式大圆柱是拜占庭帝国的建筑遗风
12、二楼穹顶呈现着伊斯兰风格
13、二楼回廊环绕大教堂的三面,游客可从不同的空间角度来欣赏大教堂的辉煌。
14、伊斯兰建筑师锡南在受命改变圣索菲亚宗教风格时,没有把教堂内的拜占庭镶嵌画铲毁,而是在其表面刷了一层石灰浆,从而使这些珍贵的艺术品得以完整保留下来。19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在考察时无意中发现了这些无价之宝。之后在改为博物馆时,这些拜占庭时期的珍贵壁画才得以重见天日。
15、墙上斑驳破损的马赛克镶嵌画,在无声地诉说着历史上宗教各派的纷争。
16、《基督与佐伊女皇帝夫妇》中的财富(一袋黄金),和皇帝代基督在俗世治国的权力纸卷,是马赛克镶嵌画中最具代表性的奉献物。画中佐伊女皇长了胡子,基督正在赐福给她。
17、《约翰二世·科穆宁皇帝夫妇与圣母圣子》中穿蓝衣袍的圣母,被认为是圣母最好的圣像画。
18、圣母·基督
19、精美的镂空雕花柱头
20、
21、在圣龛左面的二层高台包厢,是专属苏丹的祈祷之处。
22、
23、
24、
25、中庭内高高的悬挂着40枝铜制花型大吊灯
26、
27、
28、在这里汇集了全世界各国的游客
29、大理石祭瓶

30、皇帝门左面有一石柱叫“泪柱”,游客排着长队等候把手放进柱子上的一个凹洞。
31、一群孩子在听老师讲解
32、圣索菲亚教堂立体图
33、大教堂的建筑石块呈赭红色

34、
35、

36、
37、
38、教堂外的建筑残块展览
39、

40、

41、

42、教堂外的墓地

43、圣索菲亚大教堂的外面矗立着四根宣礼塔,因游览时间限制咱无法跑到远处拍摄大教堂的全貌,仅能拍到教堂的部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