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2010-07-05 12:14:13)
标签:

旅游

世博会

a片区

场馆外景

分类: 雕塑创意与展览

2010年6月22日,天气是个阴天,气温也不算太高,俺就单枪匹马地又一次冲到世博园去了。仍旧是去赶夜场,仍旧是下午3:00坐公交车到卢浦大桥园区一号门,仍旧是傍晚4:30得以进入世博园区。不过俺这次不想乘坐地铁13号线直达C片展区,想换个花样玩玩。俺走到紧临韩国企业联合馆的L3轮渡码头,去乘渡轮到浦东展区。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韩国企业联合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石油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浦西L3轮渡码头

在黄浦江上晃了10分钟,渡轮就到了浦东的L2轮渡码头。从该码头上岸后,就到达世博园区的A片区。在这片展区,沙特馆、日本馆、韩国馆、阿联酋馆、以色列馆、台湾馆等都是热门馆,俺都只能擦身而过。别说去排队,光是见到那个长龙般的长队,俺的腿都已开始打颤了。

 

当然,在边走边拍的过程中,俺也见缝插针地拐进几个场馆里去瞧了瞧。走进去的有乌兹别克斯坦馆、朝鲜馆、伊朗馆、黎巴嫩馆、阿曼馆、巴基斯坦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沙特阿拉伯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日本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大韩民国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哈萨克斯坦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乌兹别克斯坦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朝鲜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伊朗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黎巴嫩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卡塔尔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土库曼斯坦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摩洛哥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阿曼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巴基斯坦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斯里兰卡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以色列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阿联酋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沙特阿拉伯馆夜景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印度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尼泊尔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台湾馆

 

台湾馆像个透明的水晶灯,里面在不断地变幻色彩和景物。俺站在高架步道上朝它“噼里啪啦”拍了一大堆。

之后,俺被世博轴那里的耀眼灯光所吸引,脚随之也就往那里迈。在那里拍的照片太多,放到下次再专门贴。

 

拍完世博轴,已经是晚上9:00。因晚上出园还是准备坐13号地铁到卢浦大桥站,俺赶紧从世博轴下来,坐上园区内的公交大巴,到B片区和C片区的交界处下车。下车后俺就直往荷兰馆奔去,上次来因时间关系没进,这次可不想再错过。游完荷兰馆,又顺拐到圣马力诺馆区转了转。然后又到匈牙利馆去看那些能上上下下动的木头表演。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泰国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荷兰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罗马尼亚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英国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欧洲联合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匈牙利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波黑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捷克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斯洛伐克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葡萄牙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菲律宾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新加坡馆
游世博(10):第三次进世博园在A片区拍的场馆外景                                                澳大利亚馆

 

当俺走到澳大利亚馆时,是晚上10:30。回去的公交车最后一班是11:00,而乘坐地铁13号线的地铁口就在澳大利亚馆旁。俺一看澳大利亚馆的拍队的人已不多,心想花个10分钟时间到里面去转一圈,末班车是赶得上的。很快就进馆了,但是走到最后的阶段,却被人群堵住了。原来该馆的最后一个展览项目是在圆形剧场里看一个9分钟的影片,要等上一批观众离开后,后一批才能进去。俺站在拥挤的队伍里又不能往后退,只能挤在里面干着急。但是等到进了圆形剧场后,好奇心却让俺没有马上就走,直到看完影片后,才心急火燎地冲向地铁,冲向园区一号门,冲向末班公交车......谢天谢地,总算让俺赶上了,否则再晚2分钟,那麻烦可就有点大。

 

这第三次进世博园,因为双脚一直在不停地走动,一直没有坐下来歇过,因此可把俺给累坏了。半夜三更时下了公交车,腿都不能打弯了,好不容易才挪回到家里。辛苦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