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纪念画家陈逸飞逝世五周年,上海美术馆隆重举办了《陈逸飞艺术展》。今天是闭展日,为此我们赶在昨天去进行了参观。

一进美术馆,就见一幅巨画作为艺术展的题图展示在大厅中央墙壁上。观众纷纷留步,以此画为背景拍照留念。看了介绍后,得知这幅画名为《踱步》,是陈逸飞三十三岁时画的自画像。
这幅画的背景上,用虚实穿插的笔法画满了中国近代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背景前面,则画了一个戴着眼镜、背有些微佝、站在那儿沉思的画家背影。从画中我们能深切感受到,当年虽然还很年轻的画家,已不是一个单纯的文艺青年。他已开始对历史进行反思,并开始进行追求民主的亲身实践。因此可以说这幅自画像,就是画家陈逸飞的一生缩影。
画展的第一部分展出的是《黄河颂》、《占领总统府》等一批历史题材作品,是画家早期画的。从这些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画家把艺术的美和人性的光辉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表现了一种理想主义和崇高的精神追求。
第二部分是以《双桥》为代表的“水乡系列”题材。这部分作品较多,风格也较多样。有些作品是运用细腻的笔法,来表现江南水乡的氤湿烟濛,有些作品则是运用19世纪西方油画的笔法,把颜料一层一层地填上去,来表现石头建筑的坚硬厚实。
第三部分是以“海上风情”命名,以《浔阳遗韵》为代表的“仕女系列”作品。作品中的形象是一个个身着华美衣装却是满面愁绪的民国闺楼(青楼)女子。久久凝望着画中人,一种深深的怀旧意绪渐渐就会浮上心头。
第四部分是音乐家系列,《长笛手》、《大提琴手》、《两重奏》、《四重奏》......由于每幅作品都运用了空背景,因此画中人物更显得凸现唯美,也给了观赏者更多的想象空间。
第五部分是以《山地风》为代表的“西藏系列”,体现了画家有意把自己的用笔风格,从细腻婉约向粗狂豪放转变。
徜徉在展厅里,细细观赏画家不同时期的作品,真切感受到陈逸飞不愧是一个艺术上的巨匠。这次艺术展中有许多作品是从私人收藏中借来展出的,我们能亲眼目睹到这么多艺术精品,应是机会难逢很有幸的。
就我个人来说,最喜欢的是“音乐家系列”和“仕女系列”作品,因此在这些画前驻足的时间也最长。若要问为什么,一下子还真说不清楚。我想,大部分来看艺术展的人们都应该是普通的观众,可能搞不懂油画的风格、技巧、流派、传统、现代等等,但是并不妨碍人们到这里来纪念这位我国当代最卓越的艺术家,并同时接受一次美的熏陶和洗礼。
(以上贴图除第一张为本人所拍,其余均下载于网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