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楼下是一条很清静的小街,从今年夏天起办起了夜市。可能是僻静的关系,夜市的人气始终没能旺起来。入冬转冷,许多业户就陆续歇业不出了。前几天的一个晚上我从那路过才发现还坚持出摊儿的就剩几户了,其中一对老夫妻引起了我的注意,因为他们看上去实在是很老了。我驻足看了看他们卖的东西,尽是些手套、耳包、脖套、鞋垫啥的,最值钱的是摆在地上的十几双布棉鞋。这些并没有我需要的,为了和他们搭讪我想就买付鞋垫吧。冷清的生意摊儿有人光顾,老夫妻俩挺热情,在几种鞋垫中我挑了最贵的一种,那也只有两块五。我说这么冷的天,你们别冻坏了。老太太说习惯了。和老太太一来二去聊了几句,才知道老太太已经78岁,老头都81了,儿子离了婚,孙女上学没有钱,他们每天下午两点半就出门,坚持到晚上七八点,就是想能挣一点是一点。我问老太太,这一晚上能不能挣上五十块钱?老太太说挣不上,但二三十是能挣上的。听到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我递给老太太三块钱,老太太用冻僵的手伸到兜里要找五毛钱,我忙说别找了,这么好的鞋垫别处都卖三块的。
自那天后我眼前总晃动着这对老夫妻在寒风中守着那个破摊儿子的身影。每天晚上回到家第一件事就是奔到窗前,看这么冷的天他们是不是出摊儿了?他们不曾中断过一天。
早晨听天气预报,说今晚夜间最低气温会达到零下30度。晚上停好车从车库回家,这段距离我数过的,正好430步,就是这么短的距离也让我感到了寒冷的不可抗拒,凛冽的寒风吹到脸上,脸马上发麻发木起来。进了家门,脱下羽绒服,换好鞋,马上觉得暖和起来。我径直奔向窗前,多么希望看到老夫妻出摊的地方空空如也呀,然而我看到的情景和每天一模一样:寒风中清冷的小街上车少人稀,昏暗的路灯下老夫妻还在坚守着他们的那个破摊子!可能真是太冷了的原因,他们都在原地左脚倒右脚地跺着……我突然一阵心痛的同时涌上一股冲动,想把他们的这一幕拍下来。我重新穿好羽绒服,抓起相机冲了出去。
要拍只能取得人家的同意,好在老太太还记得我。为了让他们接受起来自然些,我撒谎说我在老年大学学摄影(这句是真的),老师留作业,让拍人文片,一想老太太恐怕不会懂啥是人文片,就赶快解释。老太太还是不明白,这有啥好照的?我说你们该干啥干啥,我随便拍几张就行。我还从羽绒服兜里翻出了最大的两张十块钱的票子对老太太说,你们这就等于帮了我的忙,这20块钱给您留下,也不多,咋地能买两碗热汤面。老太太说你要照就照吧,钱我们不要。我把钱往老太太手里塞,老太太真就死活不要。我赶快“咔嚓”了几张。临走我把钱塞到了一只要卖的鞋里,和老太太说,收下吧,是你们帮了我的忙,把老师的作业完成了。
我的心挺不平静,信步向街口走去,拐过街口就是一座著名的美食城。夜幕下,寒风中,它依然霓虹闪烁,依然灯火通明,依然高朋满座。我不由心生感慨:仅仅相隔了百十来米,竟是这样不同的天地!我的心一阵阵发酸,为谁呢?为这对老夫妻?为他们的子女?为这个社会?我也说不清楚……
http://s4/middle/679967a8g9815a7209823&690
看看他们卖的这些东西,能有多大的利呢?http://s10/middle/679967a8g759bc41748f9&690
当我从街口转回来时他们已经开始收摊了
http://s16/middle/679967a8g981c058d4a5f&690
这就是那座永远灯红酒绿的美食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