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陈里:城镇化呼唤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

(2012-11-15 05:57:07)
标签:

杂谈

分类: 我的博文------------

陈里:城镇化呼唤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不断向城镇迁移、农村生产生活方式逐步向城镇进化、农村文明持续向城镇文明转型发展的过程。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达到6.91亿,超过农村人口6.57亿,城镇化率达到51.27%。作为事关国计民生的农村义务教育,在城镇化进程中,经受了前所未有的影响,发生着重大变革。城镇化影响农村教育布局、内容、手段和思想。布局、内容、手段和思想。可以说,对整个农村中小学教育是一次革命性的冲击。

 

 

  在农村人口向城镇流动过程中,一方面,农村学龄人口向城镇转移,有2.7亿的农民工,大概有7千万的孩子随父母在全国大中城市上学。为农村孩子接受更加公平、更高质量的教育创造了机会;另一方面农村地区人口减少,农村学校的撤并,造成学生上学路程普遍变远、学生上学交通安全存在隐患、寄宿制学校办学条件保障不到位、农民工子女教育面临新的课题及产生了大批闲置校园校舍等一系列值得关注的问题。

 

 

   城镇化呼唤中国教育现代化,呼唤中国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城镇化必然推动农村社会向城市社会演变,但不应以城市文明替代农村文明,更不能用城市文化消灭农村文化。中华文明起源于农耕社会,中华文化的根脉在农村,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主要途径。历史上许多私塾、书院曾盛极一时,但都不是在大城市,而是在山野乡村。那里不但是教育子弟、培养人才的学校,而且是一个地区的文化中心,其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成为中国人的精神家园。

 

 

  我们小的时候都看西方的电影,西方电影有一个特点就是村庄里面都有教堂,教堂就是那个乡镇、那个区间文化中心,婚丧嫁娶、重大的事件都在教堂里进行,而我们中国是没有的。中国的农村都是中小学,中小学的老师就是当地最聪明的人,一般婚丧嫁娶,他们起了很大的作用。农民看着孩子背着书包上学,心里就踏实了,觉得后继有人。现在农村很多学校撤并了,听不到孩子的读书声,陈里认为农村的教育还需加强。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中国农村义务教育在全面普及后正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即要推动实现更高水平的普及教育,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努力完成农村教育推进公平、提高质量的双重任务。

 

 

  高等教育是一个方向,但是我们国家人口众多,农业人口占很大比例,我们更多的是要培养具有文化的劳动者,包括农民,真正的中小学义务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是非常急需的,就业市场也比较好。所以,基础教育——特别是在农村的基础教育,现在确实到了认真思考的时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