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停车纠纷而猝死的大学教授

标签:
陈志明纠纷邻居工程系凌志轿车 |
分类: 新闻读报 |
报载:四十八岁的东南大学化学工程系主任、博士生导师陈志明,与邻居因停车纠纷,产生肢体冲突。随后,在双方到派出所接受调解时,他突然昏倒,送医抢救无效死亡。一名正值盛年的学者,去年还刚刚获得过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仅因一场停车纠纷不幸猝死,令人唏嘘。
细分析这件事,应该是社会问题。有三方面原因:
一,公德意识有待提高的国内,再加上环境限制,加剧了日常琐事的矛盾激化,例如城市规划和小区设计都没有考虑这么多私家车的涌现,如果再没有宽容礼让的态度,这一类事情还会出。
二,面子问题。有这样的感受,在权大过于一切的大氛围影响下,把对方的礼让和是否尊敬自己划上了等号,是国内人耿耿于怀的事情,如此一来,很细微的让一下,或说一句对不起的生活小事,变成了“争口气”的人生大事,于是乎,在“人就是为一口气而活着”的潜意识冲击下,为了一件小事打斗,甚至厮杀都很正常了。
三,物质生活的压力给了很多人忧郁的心理,下意识会寻找爆发口宣泄,那么路窄相逢的陌生人正是对象了。这就是为什么很容易在公共场所看到人们吵架的原因。
最后,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事,不要太自私。其实国人这种行为在海外也有,一在停车场看到有车要走,就不顾自己在主干线上,堵着后面的车,还理所当然地打着灯等待车位空出,老外绝对不会,就是见到,也是开着兜圈,当然会错过,那是公共停车场,人人都有机会的嘛。二是在超市付帐,把自己的车先在那儿霸位,自己再继续购物。想说,以上两者确实会替自己节省了时间,但丢失了人格,弄不好命也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