嘘,我在吃海鲜!

标签:
美食格雷斯香港海胆海鲜 |
分类: 香港情怀 |
「人类和海鲜的关系,将于在2048年结束」,这是「海鲜的美味挽歌」一书强烈提出的警告,这绝对不是耸人听闻的无聊广告。
作者格雷斯哥是一位有良心的海鲜美味爱好者,他从加拿大的老家出发,走访了北美、欧陆、印度、中国和日本十多个地方,深入调查海鲜供应的源头之后,格雷斯哥震惊地指证,经历了好几个世代的努力吃喝,加上失控的污染现象,回避规范的捕鱼行为,日益严重的气候变迁,人类捧为最佳营养食物的海洋资源(俗称海鲜)终究将枯竭殆尽,生态学家同意了他的观点。
最初接触到海鲜两个字,是20多年前我从上海移居香港后,满街满巷的海鲜餐馆和餐厅门口大大的多个水族箱,各式各类的鱼儿在噗噗不停冒气泡的鱼缸里,好像在自家私人游泳池里自由畅弋那般自在,看得我目瞪口呆。因为当时的上海还在贯彻食品分配制,别说活鱼,连象样点的死鱼都是一年吃一次。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配给一条青鱼,聪明的上海人一鱼几吃,炸的、熏的、炒的、溜的,狠狠地满足了肠府累积了一年的馋痨,足以存储耐心再等待一年。
香港人很讲究用词,在海鲜前面冠上生猛两字,形象强烈地暗示了这种由氨基酸可以组成奇妙的美味,不仅是饮食料理的最高境界,还提醒人们,万万年前,海鲜的奥米加三脂肪酸激活了人脑,并快速地成长,以致现在而言,全国大小城乡找到有海鲜字样的餐厅并不是难事,而且海鲜成为家庭餐桌的不可缺少的菜肴。格雷斯哥在中国的上海,居然还到过铜川海鲜市场,这一下我和他的距离马上拉近了几千公尺。每次回上海,妈总要准备一些好吃的,海鲜必不可少,每次她都会自豪的说:「这是从铜川路买来的。」这是因为她认为铜川路的货色才能和香港人喜欢的生猛海鲜搭上关系,年老多病的她,无惧出动私家车由司机老公陪同去觅回她的生猛宝贝,每每,我心中会对我妈和铜川市场升起无限的敬意。
海鲜身分的普遍,并不是海洋越来越富足产品的表现,而是人们看到了这种最低廉的蛋白质是可获利巨大的商业用品的后果。记得当年洋夫为了追求我,知道我仰慕知名男演员汤姆汉克斯(Tom Hanks),特意带我去旧金山一家据说是电影「阿甘正传」生活原型开的专吃虾的餐厅,里面还陈列着电影里的道具。还记得那艘拖网补虾船吗?架着它在墨西哥海湾补虾的场景,给傻傻的阿甘平添了几分英气。不过现在没有人这么做了,蓝色革命(工业化水产养殖的别称)之后,全世界的虾产量有四分之三是来自开发中国家,俗话说,「眼不见为净」,可格雷斯哥偏偏去亲眼目睹,还在书中记录道:「事实就是,当今市面上所见到的廉价虾,几乎全部来自贫穷的热带国家,养殖在水质混沌,病毒充斥,而且有洒满了杀虫剂与和抗生素的池塘里」。
最近一次回港,发现在家附近最平凡的屋村街市(小菜场)居然有活的仓鱼,才港币25元一条;而以前矜贵的石斑,居然也只是100港币随时有交易,而且绝对是生猛。我是毫不犹豫地买的,因为我不会去追究它们的出生地,奉行眼不见为净政策,没有办法,如果什么都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那很快会饿死。所以当我在旧金山的朋友们冒险攀登最著名17哩风景区的最靠海被汹涌波涛围绕的大礁石上钓石斑,我想劝他们,不要以为没有自由海域里的海鲜就安全,这个世界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只是你不知道。
说回当年,洋夫为了表现他并不输给阿甘,就带我去看他捕鱼蟹,他看不起阿甘的捕虾小船,但又没有捕鱼蟹的大船,结果易地来到了旧金山的码头,用鱼竿和蟹网来表示自己的诚意,他居然用大鸡腿肉去引诱鱼蟹,还果然奏效。在加州垂钓有法律监管,捕捉到不到规定尺寸大的小鱼小蟹必须放回海里,其余捕捉后可以马上活杀清洗,无论什么样鱼饵都没有关系。但问题都是些鱼虾小朋友们上当,然后只能把它们放回去,它们就这样带着人类都怕怕的便宜大鸡腿(恐有激素)回到了大海,消化吸收,若干时间后,再被其它一些庆幸自己好运的傻人带回餐桌。可我的朋友表现出一副「生命诚可贵,海鲜价更高」的无畏精神,使我到嘴边的话又缩了回去。
看到这,大家不要悲观,并不是原生自然形态的海鲜已经灭绝,去年在香港小住,恰逢儿子从美国和他台湾女友一起来港度假,到香港怎么能不吃生猛的海鲜呢?本着有良心地吃海鲜,不给海洋生态添麻烦,而且是抱着眼见为净、不让自己身体吃亏的宗旨,我还真找到了青山绿水环抱中的自然生长而成的海鲜,带他们去享受了别开生面的海胆餐。
海胆是一种古老的海洋生物,与海星、海参一样同属棘皮动物,全身长满尖而长的刺,每根刺的基部有活动的关节,它的身体呈圆球状,有坚硬的外骨骼,再加上根根长刺都可用于行走,所以它走起路来像一只刺猬,它还有一个昵称叫做「海底刺猬」。那天我们从著名的西贡码头坐上小船,航行了差不多45分钟,来到了粮船湾的海胆养殖场,这个养殖场并不批发出售海胆,而是自办餐馆,现捕现烧地招呼海鲜爱好者。
粮船湾相传古时是官兵存粮的海湾,故以得名。湾内是渔业养殖区,和这个全港唯一的海胆养殖场,听老板娘说,他们是原居民,看到这儿细沙清水的,就决定以休闲的方式来养殖海胆,这可是无本生意,老板亲身在附近水域潜泳,找到海胆幼苗,就将它带到粮船湾的水域,牠吃海藻长大,天生天养。所以每年有一半的时间养殖场关闭,就是等待海胆长大,这种雌雄同体的动物,自己可以在体内一手操办,从受精到产卵完全不假于人手。
粮船湾那里的水质特清,餐厅就在码头旁,一眼可以看到伏在海底的海胆,所以老板捕捞捕捉根本就不是问题。去之前碰巧在计算机上看到刺冠海胆肆虐的新闻,原因是海胆的天敌减少,令刺冠海胆大量繁殖,几乎将珊瑚噬光,又查了一下海胆的营养价值,原来是营养极其丰富的海珍品之一,含有大量的蛋氨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用其性腺为原料加工而成的鲜海胆黄、海胆酱不仅味道非常鲜美,还可美容。其壳入中药可医治颈淋巴结核、积痰不化、胸肋胀痛、胃及肠道溃疡、甲沟炎等症,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所以在放心品尝的前提下,又多了理由猛吃。于是头台海胆刺身,也就是生吃海胆。
虽然海胆长满长刺的外壳很唬人,好像无从下手,但拿上手并不觉得扎手,餐厅的女工在水龙头下,用剪刀轻巧地用壳剪开后,除了五条布满卵子的生殖腺,其它都是空空如也,无骨无筋,我们用小匙羹把浅黄色海胆肉身放入嘴里,可以沾酱油和芥末,但我选择纯口味,说实话,送入嘴的那剎那,有点不忍心,因为这美丽的五星很美。可惜,这个念头很快被人类的贪婪压抑了,口感不错,有丁点腥,但敌不过满嘴的鲜味。之后我们有吃了海鲜蒸蛋,看着透明玻璃缸的底部,海胆全部沉淀,看样子起码有十来个的海胆,因为非常鲜美,还有紫苏炸海胆、海胆炒饭,加上其它海鲜酒水,儿子买单刚过千,年轻人连连说划算。
好东西应该和大家分享,不过现在应该说,好东西要和好人分享,因为碰到那些以自己利益为重,忽略生态,或是利用生态谋取暴利的人,很快,天然海胆也会被搬去那些人为它们准备的蜗居,呜呼过日了。
海胆来了
刊登于北美《世界日报》,上海《生活与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