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芝径云堤与杭州西湖苏堤的历史渊源
(2011-05-10 14:22:47)
标签:
避暑山庄芝径云堤西湖苏堤文化 |
分类: 景区介绍 |
承德避暑山庄内 “康熙三十六景”第二景“芝径云堤”,是仿效杭州西子湖的苏堤构筑的,夹水为堤,逶迤曲折,形似芝字。此堤连接三岛:采菱渡、月色江声、如意洲。堤穿湖而行,为避暑山庄湖区主要风景观赏路线。
西湖苏堤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它是北宋大诗人苏东坡任杭州知州时,疏浚西湖,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而成的。后人为了纪念苏东坡治理西湖的功绩将它命名为苏堤。长堤卧波,连接了南山北山,给西湖增添了一道妩媚的风景线。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足见它自古就深受人们喜爱。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皇帝第三次下江南驻跸杭州时,亲笔题下了杭州十景,如今我们能见到“苏堤”两字是康熙御题,皇帝对苏堤的喜爱可见一斑。
康熙帝初建避暑山庄,疏导湖区时,亲自度量设计,首先开辟的就是“芝径云堤”这处景观。其《芝径云堤》诗云:“命匠先开芝径堤,随山依水揉幅奇。”此堤对山庄湖区各处风景实有管理全局之妙。入夏以后,漫步长堤,满眼苍翠碧绿,四周胜景层层,步挪景动,百态千姿,绿柳袅袅,大有西子湖中“苏堤春晓”之风韵。
两堤虽远隔万里,却南北呼应。无论是走在天堂盛景的西湖之上,还是漫步塞北的秀丽澄湖,在堤上,景致都是湖山错落如画图般展开,万种风情,任人领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