避暑山庄外的庙会及节令民俗——九月
(2011-02-23 10:04:04)
标签:
文化 |
分类: 转载 |
避暑山庄外的庙会及节令民俗——九月
九月
农历九月为秋季最后一个月,故称为季秋、杪秋、暮秋、三秋,又称戌月、菊月、霜月。
九日:九为阳数,九月九日为阳月阳日,故称“重阳节”。
东汉时,汝南人桓景学道于费长房,一天,费告以九月九日将有大灾,应令家人制绛纱,装上茱萸缠于臂上,登高、饮菊酒,即可免灾。桓景遂全家外出。翌日返家一看,鸡犬均中灾而亡,惟家人幸免。从此,登高、饮菊花酒、佩戴茱萸囊之风即流传下来。承德民间向有养菊之癖,每当九月菊花盛开,即称之为“九花”。因之,重阳节赏菊花、饮菊酒、吃花糕,亲朋互赠名菊、花糕、登高,便相沿至今。这天,承德的男男女女结伴登会龙山、磬锤峰、僧帽山、罗汉山,放眼秋光,其乐融融。尤其是一些文人墨客提壶携酒,到东南十里的九华山福云寺,登高、畅饮、赋诗。
清同光年间,住小溪沟口路北景来楼的满族文人奎麟(字玉峰)与李沅江、傅小岩等宿儒年年于是日登九华山,饮酒唱和,曾以宋代诗人潘大临“满城风雨近重阳”之名句,联成前四句为“满城风雨近重阳,引得诗情倍觉长。当日催租人可笑,而今访菊我先忙”的七律一首,一时传为佳话。
重阳登高、吃年糕(以高字谐音为吉利字),寓意为高寿、高升,亲友们互赠花糕即出于此因。
这天也是狮子沟五道沟门罗汉堂的庙会日,经常搭台演大戏三、五、七天不等。届时,香客云集,商贾成市,看戏的、登高的络绎不绝,特别是在济公像前讨签,还愿者最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