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避暑山庄外的庙会及节令民俗——七月

(2011-02-23 09:57:03)
标签:

杂谈

分类: 转载

避暑山庄外的庙会及节令民俗——七月

 

七月

 

  秋季第一个月,故称孟秋、首秋、初秋、早秋、新秋,又称申月、桐月、兰月、瓜月。

  七日:相传为天上牛郎织女二星相会之日,古称“七夕节”,又称“乞巧节”。清晨不见鸦鹊飞鸣,即谓之飞上天空为牛郎织女搭桥去了。女孩们将碗水曝晒,用绣花针或新笤帚苗折成小段浮于水面,看水底影有散如花者、有动如云者、有细如线者、有粗如椎者,用以预测女工之巧拙,名之为“乞巧”,又称为“丢针儿”。

  热河街的平常百姓人家则多谈论牛郎织女过河相会的故事,坐在葡萄或黄瓜架下等待深夜倾听牛郎织女互诉离别之苦的哭泣声。若遇微雨,则被视为“银河双星”之泪。也有人家在深夜设宴,对着银河礼拜。

  十五日:古称中元节,又称“鬼节”。俗传是日为地官赦罪之辰。人家扫墓,祭祀祖先,如清明节。

  清朝康乾时期每到中元节,皇帝都要亲自到避暑山庄永佑寺舍利塔后的御容楼对着供奉着的先皇画像瞻拜,还要在避暑山庄内的环碧岛举行盛大的盂兰盆会,简称盂兰会。盂兰盆,为天竺语,即解倒悬之意。夜幕降临,天上明月朗朗,树上繁灯闪闪,环碧岛上早已搭好了彩棚,设好了法船,法会开始了,僧人打蘸诵经,焚香燃烛,香烟袅袅,气氛庄严而肃穆。盂兰盆会最重大的一项活动是放河灯,在法船被送下水的同时,各式各样的荷灯慢慢漂满湖区,与荷花连成了一片,星星点点,分不清是花还是灯。正如乾隆皇帝所记述的“幻春火树千枝烂,贴水金莲万朵荣”。

  这一天承德民间,如清明节一样要上坟祭祖。

  立秋:农历初交立秋,是秋季之始。

  一入七月,大雨时行,立秋这天如果下雨,则预卜秋田茂盛,籽粒饱满,可得丰收;若连阴到这天,天还不晴,则谓之“秋傻子”,主庄稼“贪青”,预示歉收。

  民间于这天吃羊肉、煮水饺,俗称“贴秋膘”。立秋后民间有斗蟋蟀之风;人多以竹筒贮水,手持铜丝罩,或至田边杂草丛生之处,或于颓垣断壁处、碎砖乱石堆处,或翻砖掀瓦,或搬石灌水跟踪追捉,以罩扣之放入窝瓜叶筒中,回家养于罐内,辨优劣,选勇猛善斗的与爱好者围观蟋蟀相斗,养主也以蟋蟀胜负分胜负,胜者可以得到月饼等物。蟋蟀多养于瓷瓦罐中,要晒阳光、保湿度,精心饲养,置于床头几上,入夜,交翅作响,清脆悦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