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昨日,新京报2012年度好书评出,《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李皖
年度好书共九本,分文学、社科、历史传记、经济、生活、童书、教育、艺术八个门类,下面是《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致敬词、我在致敬礼上的受奖词、新京报2012年度好书名单——
【致敬词】
摇滚乐是一种思考方式,在张扬中,捍卫人的自由与尊严,即使愤怒仍不失悲悯;是一种生活方式,于狂放中,朝向永恒,直视庸常,纵然痛苦但不绝望;它是一种历史,曾经挑旺一个时代的信心,记录了青春、激情与良知,在社会改革中的各寻其位的旅途。
李皖先生悉心收集世界摇滚乐歌词,将一部厚重浩瀚的心灵史呈现在我们面前,其中的挣扎、哀叹、质疑、愤怒、欣悦与呐喊,既蕴含着一代人对人与世界的理解,也嵌入了我们当前的精神图景。
我们致敬李皖,他为我们撷取那些穿透人心的歌词,让我们重新遭遇这永恒的叹息:“一个人要走多久的路,才能被称为一个人。一些人要生存多少年,才能被容许自由”。让我们重新凝视历史尘埃之下的光束,总有一些希望,在时光的消磨中,不会失去声响;总有一些理想,在现实的砥砺中,仍能关照当下。
【受奖词】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来宾,各位朋友:
今天,我站在这里,只是一个代表。同时站在这台上的,还应该有《人间、地狱和天堂之歌》的校译郝佳先生、编辑杨全强先生、出版单位南京大学出版社,他们也是这本书的作者。没有他们,这本书是不可想象的,它不会出生,即使出生,也不会是现在的样子。
我想,我们的背后,还站着许多人。鲍勃·迪伦、保罗·西蒙、伦纳德·科恩、吉姆·莫里森、佩蒂·史密斯、布鲁斯·斯普林斯汀、斯汀、苏珊·维加以及“披头士”、“滚石”、“地下丝绒”、“平克·弗洛伊德”、“齐柏林飞艇”、U2、“10000个疯子”、“山羊皮”……五大洲65个歌手和乐队,才是这本书真正的作者,而我们,不过是他们的传信人。
这些作者生活在动荡的年代,生活在价值观破碎的年代,生活在新旧时代激烈转换的年代,通过摇滚乐,他们唱出了命运的辗转,生存的悲苦,灵魂的跌宕升腾,唱出了迷惘、苦闷、恐惧、欢乐、祈祷和希望。痛苦如此之重,教人难以承受;也正因为如此,欢乐、祈祷和希望如此巨大,充满感召力,令人迷醉,让人深爱这生命,愈加眷恋这个世界。
历史上,西方有过若干动荡的年代。最大的动荡不是朝代更迭,而是生活方式和人生价值的变幻。中国有着漫长、稳定、相对静态的古代时期,直至近现代,才有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让几代中国人体味到了动荡之剧,动荡给予人心灵的冲击和颠覆。14年前,在这本书的初稿中,我曾有过一个判断:我们生活在历史的突变期,因此,阅读当代比阅读历史重要。经过十几年动荡时世的进一步锻打,我已经发现,历史再怎么突变,有些东西是不变的。这突变期的果实,摇滚乐,依然是与历史上的民歌、歌剧、古典歌曲站成长久的一排,依然是音乐和诗歌中的一站。传统永恒的光芒,透射古今。摇滚乐的价值,只有在这个传统中,才得以最大的展现。而它的美,这些美内部的奥秘,与民歌、诗歌经典,没什么两样。
摇滚乐与人类的诸多经历表明,即使在动荡、黑暗的时期,那些永恒的价值、亘古的传统依然源远流长。人类继续向着前方走去,继续增加着真理、爱、自由、正义、文明和美好。
今天,或许是一个动荡年代的尾声,拾取、保存和擦亮这些恒久价值,给猜疑的人以定力,给夜行的人以照亮,是文化传播者应该做、必须做的。新京报的年度好书评选,正试图做着这样的事。
感谢你们!谢谢大家!
【2012年度好书】

陈志华

阎连科

张英洪

金雁

杰里米·里夫金

凌志军

熊亮

蔡朝阳

李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