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早些时候,王磊还未推出《出门人》之前,便在南方的报刊杂志上很吹了一通“出门人文化”,报刊作者们也大方地封他“出门人文化”的创立者云云。用类似广而告之的手法来谈文化,本身行迹便十分可疑。这是王磊的第一个尴尬。
其后又出现一个“反包装”的旗号。《出门人》上了全国的柜台,是一个好似装扑克牌的纸盒子,牛皮纸做的,取消了通常人们业已习惯的塑料磁带盒。那纸盒既不利于磁带的保存也不便于听众取放。“不包装”得实在有些做作。嘴上叫着不包装实质上仍是作足了表面文章,噱头十足,连起码的方便自然都忘了。这是王磊的第二个尴尬。
再听这音乐,《出门人》的10首歌全部以音效相连,中间没有间断,看似一个整体,有概念专辑之形内里却没有足够的内容来支撑它。这是王磊的第三个尴尬。
《出门人》出来后,便听到广东的乐评人喊:南方终于出现一个可以和北方的崔健和张楚相提并论的歌手了。御用批评家吹起自己公司的歌手就是这么毫无惧色。客观地说,王磊可称得南方新出现的非常有希望的一位音乐人。区别于那些批量生产出来的活动人形,只会作作相、唱唱歌、调调情,王磊与他们不同,他有自己的音乐,有年轻的想法,有一定的个性,虽然这个性中混杂了不少的“流行人格”。
而撇去那些虚饰、那些故作姿态、那些言过其实的赞辞,《出门人》本是一张本质不错的专辑。《长发为你而留》、《此时此刻的想法》、《老爸》、《冷》、《话·酒·疯狗·蜜蜂》和同名歌曲《出门人》,都是不错的创作。它们共有一个特点:配器让人惊喜,但词曲新意欠奉。《冷》融通川剧高腔的唱法、《长发为你而留》的抒情角度、《话·酒·疯狗·蜜蜂》的散文化,是全篇有创造性的几个亮点。特别是整体的制作,从有了初步的词曲,到最后完成一辑录音,这个过程“实现”得非常好——很体贴的录音观念和整体化的构想,很精当的编曲和乐器表现,拟音和混音,气氛的营造和整体的把握,都可圈可点。可以说是用篮子里的菜做出了最好一桌酒席,也可以说不过是一种高超的录音工艺。但若说到从流行乐专辑晋升为一件真正的作品,王磊和他的同志们,仍需努力。
一九九五年六月
纸媒版本首刊于《青年人报》(?),后收入《听者有心》,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3月北京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