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谣流域》:民谣总论(2)

(2011-10-19 08:32:34)
标签:

杂谈

民歌中的相当部分都是找不到作者的,这同样说明了它的久远,并且还有这样一个情形:在音乐还没有学院化、还跟广大人民的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时,民歌虽然是由某一个人创作的,但并不由个人占有,作者不是作曲家,而是人民中的一员,歌曲一经流传便被看作是全体居民所共有的,可被大家自由使用,由每一个人任意地加以改变和装饰。由于作曲者并不把他的名字和他的作品联系在一起,他的创作就不受约束地成为人民的财富;它并不是记在谱子里,而是依靠口述世代相传。

是的,民谣就是民歌。由于流行音乐是从英美滋生、发展和传播的,因此在欣赏和创作流行音乐时,谈到民谣这种类型,我们往往特指欧美的民谣,其它地区的民谣则被摒弃在其外,而另给一个范畴,叫做世界音乐(World Music)。这种区别处理,也是欧美文化中心论的顽症使然。

流行音乐史上最伟大的巨人鲍勃·迪伦(Bob Dylan),曾在1962年专门到英国学习传统的民谣。事后,迪伦进入了他个人历史上最灿烂的时期。迪伦感到,民谣音乐带给人的亲切感,是任何别的音乐形式都无法达到的。迪伦的这个感受,正切中了民谣音乐最深邃的精髓。

 

《民谣流域》:民谣总论(2)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鲍勃·迪伦说:民谣音乐带给人的亲切感,是任何别的音乐形式都无法达到的。这是迪伦1963年在一个旅馆游泳池的留影。民谣与其他音乐的区别,就像这种生活留影与宣传照的区别。

 

在中国的历史上,明清时代曾出现过搜集整理俚俗文化的潮流。而中国2000多年的诗歌史,也是从一部“半民间”歌集——《诗经》开始的。冯梦龙在其编《山歌》序文中有两句话:“有假诗文,无假山歌,则以山歌不与诗文争名,故不屑假。”山歌发乎真情,无文人追求,这刚好可与民谣相佐证,揭示了民间文化的真善美所在。

让我们简单回顾一下狭义的民谣——欧美民谣,也是流行音乐中民谣传统的发展轨迹。

大约在19世纪中期,最先于欧洲出现了取材或模仿本洲民间音乐进行创作的学院音乐家,对民间音乐作系统的分析整理亦从这群人开始。约半个世纪后,随着唱片留声机2的发明和普及,城市民众又开始感受古旧的民间音乐了,并深深地为这些亲切的乐音感动和着迷。也许,它还撩起了这些离开土地不久的人们对土地遥远的回忆和感叹吧。随着这项工作的深入,学者和唱片商被人们的需求推向到更民间的地方,去发掘那些传统保存较好的文化,同时寻找和发掘乡土歌手来录音。如果称那些早于这个世纪的无名歌手为民歌手,那么这些第一批进入唱片的歌手,我们不妨称之为“民谣歌手”。

 

注释2:

1877年爱迪生应美国西部电子公司之邀,研制一种能自动记录电报信息的装置,期间却意外地发现了声音的重现,爱迪生据此制作出第一台用锡箔为记录材料并贴在滚筒上的留声机(Phonograph),11月20日录下并重现出他说的“玛丽有一只小羊”。1887年德国人贝林纳做出在涂蜡的镀锌圆盘上录放声音的发明,这项发明具有实用和易于复制的特点,为日后录制唱片事业奠定了决定性的基础。1897年英国EMI公司前身开始推销贝林纳的留声机和圆形唱片,规模化的音乐可录可携式传播从此在世界范围内逐渐展开。

 

在这个过程中,一批歌手逐渐背负起大众的情感,他们不单只是传唱和录制从祖辈那里学来的传统民歌了,也开始以这些民歌为素材创作新的歌曲。人们依旧称其为民谣歌手,然而“民谣”一词已经带有现代意义。由于民谣的繁荣与传播得益于唱片工业,而整个唱片工业的重心在美国和英国,工业对文化、西方经济对东方经济、帝国文化对第三世界文化的霸权,使民谣一词放弃原有的广泛包容性,不单放弃艺术形式上的多样性,也放弃传统民歌的多民族性。由此,民谣被狭窄地限定在欧美这片土地上,尤指英伦、美利坚,其他地区的民间音乐被视为“世界音乐”,甚至土生土长的美洲印地安人的音乐,也被理所当然地归为后者。

 

《民谣流域》:民谣总论(2)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北美印第安人的传统印记几乎全部被粉碎和抹去。印第安人的音乐,即使在美国本土亦不易寻。即使有,也不会像其他音乐那样恣肆地生长着,而是博物馆式的留存。这是1994年由“地球节拍”(EarthBeat)出版的一张,《部落之声——来自美洲原住民的歌》。

 

对于仅有数百年历史的美国,那“传统的民歌”从何而来?不同于其他国家和地区,美国没有清晰的文化整体,也没有简明的美国集体文化或民间音乐。所谓“美国的”这个概念,在于多种文化融合及其演变的特殊性。若以地区、社会状况以及文化社团来源为基础划分,可以设立两元主体来分析:欧裔传统和非裔传统。至少三个世纪以来,美国音乐的主流起始于欧洲,尤其来源于英伦三岛;重要的影响因素则是非洲传统,而北美印地安人的传统印记则几乎全部被粉碎和抹去。政治、经济活动对印地安人的孤立,贯穿了整个美国历史,造成印地安文化始终游离于美国民间流行文化之外,甚而近乎失传。西班牙民间音乐从1500年代则在南方诸州留下印记,同时其他较小民族的原传统,也因后裔族群的传承,按地域相对集中、各成一体。法国移民基于法国叙事曲(Ballads)和欧陆舞曲发展而成的凯郡音乐(Cajun),集中于路易斯安那的卡罗尔和凯郡地区;捷克与德国式管乐队和波兰风味的小乐团,早在19世纪中叶即成为得克萨斯文化特征的一部分;自本世纪初,大量东欧、意大利、俄罗斯、中国和拉丁美洲的移民,也以本民族文化撞击出特有的美国都市民间音乐文化,并在纽约、芝加哥、洛杉矶、费城几个地方形成中心。然而,只有欧、非间音乐的融合,才真正构成了美国民间音乐发展的主体。

 

《民谣流域》:民谣总论(2)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任一文化与“美国文化”的撞击,都产生一种区域性的“小语种”,合而成之为“美国多元文化”。墨西哥音乐与美国音乐碰撞也形成了一个“小语种”,叫“得式墨式音乐”(TexMex),在得克萨斯州小范围流行。这是最著名的一支“得式墨式”代表乐队——“得州旋风”。

 

《民谣流域》:民谣总论(2)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只有欧、非间音乐的融合,才真正构成了美国民间音乐发展的主体。《美洲的非洲人》是一部长达6小时的系列纪录片,纪录了美国的非奴史,奴隶制度对黑人、白人两方面的冲击。这部纪录片的音乐主要由两个方面构成:黑人的圣歌,和最早进入这片大陆的白人——爱尔兰人的古老歌谣。对美国民歌来说,这是两个最原始的“种”。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