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民谣流域》:民谣总论(1)

(2011-10-18 00:16:36)
标签:

杂谈

关于民歌(Folk Song),辞书上多有解。在传统音乐辞典,如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外国音乐辞典》中,民歌的解释是这样的:

 

Folk Song,民歌,法语称Chanson Populaire,德语称Volkslied,意大利语称Canto Popolare,指作者不详, 以口耳相传方式在社团中保存下来的歌曲。用这种方式流传下来的一些歌曲的作曲者是已知的,更多的已收在出版的歌本中,还有更多歌曲的原作者是推测的。口头流传的价值在于它往往保存了可能被遗忘的音乐语言,不受后世时尚变化的影响。另一方面,口头流传容易使歌词和曲调产生讹误,事实常是这样。相当数量的民歌采用古老的调式,这证明了它们的源远流长,也说明中世纪农民模仿在教堂中听到的素歌旋律的风格。歌唱者收集到的旋律的不规则节奏,不一定说明古代有节奏自由的传统;也可能是(许多情况下实际就是这样)在歌唱正规节奏的曲调时习惯于疏忽大意的结果,这种粗心大意在唱没有伴奏的歌曲时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考证任何民歌的产生是件难事;有把握地确定早于初次出现在手稿或印刷品上的产生日期是肯定不可能的。一首民歌得以留存下来,说明它曾一度流行,尽管现在也许只有几个人记住它,或者只是由于收集者的笔记本才免于绝迹。的确,目前流行的绝大多数西方民歌,显示了创作音乐的影响,这可能是经过了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民歌经常被用于严肃音乐中,或用作变奏曲的主题。直到19世纪,民歌的应用才被看作是民族主义的感情;在俄罗斯、波希米亚、挪威及其他地方,作曲家们不仅应用民歌,而且模仿它的风格。对民歌的新兴趣导致大多数欧洲国家试图系统地收集民歌。在英国,1898年创建了民歌协会,塞西尔·夏普在本世纪的最初20年间广泛地进行收集工作,不仅在英国,也在美国的阿巴拉契亚山区,那里许多古老的英国歌曲和叙事曲在愚昧的、与世隔绝的移民区中保存着。在爱尔兰和赫布里底群岛,民歌收集工作也相当活跃。长时期以来。民歌研究已发展到对全世界各社团民歌的探索,形成民族音乐学的独立学科。一些作曲家不仅热衷于应用和模仿民歌,而且对收集民歌尤感兴趣,他们之中有匈牙利的巴托克和英国的沃恩·威廉斯。有关民歌的浩瀚书目参见《格罗夫音乐与音乐家辞典》和《牛津音乐史》。1

 

注释:1. 见《外国音乐辞典》,上海音乐出版社1988年8月第一版,P273。

 

《民谣流域》:民谣总论(1)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美国现代游吟诗人汤米·麦克姆1961年出版的第一张个人专辑,唱了12首来自其家乡爱尔兰的小调,其中不少曲目出自从阿巴拉契亚山区搜集来的成果。

 

这段短短的文字展示了民歌所占有的广大时间和空间。即使只是轻轻碰一下民歌,也不得不触及到辗转千年的绵延流转和世事沧桑。而把这段文字的每一个关节若略略加以解说,就将是一部卷轶浩繁的歌曲史。有几点是值得质疑的。关于民歌的模仿,事实上肯定是,但却不会是民歌的全部情况。民歌的核心层里,肯定还包容有原始的、由于激情的力量脱口而出的民间的歌吟。民歌节奏的不规整,与其说是粗心大意的结果,不如说是遵循了心灵的自然流动使然,自然的歌唱是无所谓严格的拍子的,一切,最后都不过是一颗心的问题,而心不是机器。这是宫廷的音乐家有时不能想象的。

 

《民谣流域》:民谣总论(1)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随便拿一张欧洲以外的民歌唱片,比如这一张,《布基纳法索的莫西王国:宫廷歌和村歌》,便可知正统民歌定义的局限性。听这张西部非洲唱片,跟格罗夫和牛津的民歌概念一点关系都没有。论到真正的民歌,别说不会模仿什么“创作音乐”;“创作音乐”甚至我们熟知的音乐概念,简直没办法想像它。它混沌自生,所有乐理对它来说都不存在,它有它自己的乐理。这张唱片录制于1961年,音乐诞生于大约12世纪。非常有趣的是,它的第3首歌,《情歌》,非常像一首中国北方的街头卖唱——以胡琴伴奏的形式。

 

  更深一步说,由于学院音乐的霸权,这段解说文字在因果关系的认知上发生了颠倒。短短才几个世纪的正统音乐,怎么可能是民歌的源头呢?在音乐的发生史上,肯定是先有野民的歌唱,然后才有音乐正史的发展。民歌是音乐的源头,对它的纯化和提炼产生了专业音乐,此后,二者便在相互影响、相互缠绕中发展。古典音乐中的民族主义,是一种让音乐——人和土地的情感——重新回到人和土地的努力。这时这些创作者发现,经学院的过分发展后,古典音乐与具体的人、现实的人——首先是一个地理滋养、传统熏染、现实生息的民族——脱离了。

 

《民谣流域》:民谣总论(1)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自然的歌唱是无所谓严格的拍子的。巴布亚新几内亚(澳洲小国)有一个叫“特洛布伦德”的小岛,依然保留着一些原始音乐。不光它的歌曲,就是那些节奏型的音乐,如打击乐中,他们的拍子概念也完全与西方的不同。在自然的野唱中,节奏不一定是自由的,但一定是多种多样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