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

(2011-10-17 15:49:30)
标签:

杂谈

 

日前,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揭晓了秋季十大唱片排名,内地歌手尚雯婕的新专辑《In》获得半数评委青睐荣登榜首,成为首位于季选登顶的内地选秀歌手。

 

■ 综述:

“不要害怕去争取你真正向往的东西”,是不久前齐泽克对“攻占华尔街”的年轻人们说的一句话,也同样适用于这季选出的十大唱片。这份榜单一向小众,可如今的唱片业又焉有小众和大众之分?

 单看今季的出品,在卢广仲、林一峰、MLA乃至左小祖咒等独立音乐人越来越为文艺青年熟知的同时,尚雯婕、戴佩妮、王若琳等主流艺人的操作方式也愈发独立化,包括Hebe、容祖儿、曾轶可这些大众偶像也走起文艺路线,在作品中融入相当多的Indie元素。十大之中,尚雯婕的登顶,是评委对她在《In》的勇敢尝试的肯定,而王啸坤以一张无实体唱片的《唱片》入围同样也因为他揭下皇帝新装的勇气。

 唱片死了,音乐并不真正死亡。在这个泡沫破灭的时代,反可听到更多的真实,更忠实于自己内心的声音。如果我们可以在坚守哈萨克传统的固执中开出工业摇滚之花的马木尔和IZ乐队身上听到中国的宇宙塑料人,那么就也能从本次并列榜眼的左小祖咒和MLA身上听到音乐所被赋予的时代张力。乔帮主布斯有云,你已经赤身裸体了,没有理由不去跟随自己内心的声音。没有人比从幕后做到幕前的陈奂仁更清楚“靠音乐赚钱不靠谱”这一事实,也没有人比这次与钟氏兄弟“齐唱”的上世纪三十年代巨星姚莉更能见证那一个王朝,一个时代的风流云散,盛世变迁。故如今的他们比过往活得更自我,也更真实。

 这真实,既是饶舌后生肥宝、MC JIN、厨房仔的活在当下,也是民谣宿将陈明章的未央“青春”。在你我有限的青春里,死掉的永远是表象,活着的永远是内心。而在漫长的百年沧桑里,你我所见的今日动荡都不过是后世写入历史的时代曲里的一个小变奏。This Is Not the End,纵然这盛世美梦气数早已尽——那么,为何不勇于面对当下,活出自己?

 因为需要更大勇气,才敢于赤身行走,在追求简单的渴望中,面无惧色。做音乐,跟做人一样,最重要是开心。(邮差@Tmca)

 

■ 评委点评: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尚雯婕《In

尚雯婕企图晋升国际音乐领域的态度在实验性十足的《In》里头清晰可见。跨越中、粤、英和法文多种语言的演绎足显其大器姿态,游走英伦迷幻电音与世界民族乐之分水岭更完美达至中西合璧的精致内涵与厚度。声线醇厚扎实的尚雯婕在演绎手法上亦有所突破,举凡歌剧式咏叹唱腔、海豚音、空灵飘渺、分裂式的呢喃呓语都难不倒她,声音表情丰富多采。

《夜之缪斯》以委婉浪漫的法文点缀印度民族乐章,颇有世界音乐的磅礴霸气。《荒谬的爱》摘取电音与二胡的精华元素,乃中西乐完美臻合的另类境界。神秘鬼魅的《灵魂的去向》是梦幻电子音之精髓,气质高雅独特。另类实验性的《暗流》以重拍子的电子噪音烘托歌者的呢喃呓语,可谓出类拔萃。以侗族音乐为蓝图背景的《战》、《阿修罗》和《紧箍咒》宗教禅味浓郁,却毫不核突的与另类电音相辅相成,屡创中西合壁佳例。(月贝凡)

[这无疑是彻底抛弃本土,师法海外欧陆的叛逆尝试。这一股凌厉的音乐气势,不与谁勾肩搭背,也不理会谁的睥睨,是初生牛犊吧,有待茁壮成长!——安柯]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My Little Airport 《香港是个大商场》

《香港是个大商场》歌词比以往更深邃独到,歌词触及现代人工作的意义、生存的目的、玩音乐的怎奈、年青人对性的迷惘与逃避……对题材的处理、观点与艺术加工,My Little Airport的出色,无人能出其右。他们的纤弱式的愤怒、哲学式的抗议,独步华语乐坛,很高境界。(冯礼慈)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左小祖咒《庙会之旅II

由无奈到释怀,揭露盛世下荒诞的《庙会之旅II》,其目标企图是明确的,构思线索亦是完整的,它并不是十二年前《庙会之旅》的翻拍补充,而是新世纪新十年的新历史脚注。左小祖咒以不安于现状的立意做出了这张专辑,也以不安于现状的态度对待了自己的音乐,尽管有出于哗众取宠的打算可能,但他肯能说出真话,道明宁愿先解决掉自己,都不愿看到真理站在谎言那边的坚持原则,确实比很多自称 Rocker身份者更有无畏无惧的精神。(田中小百合)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佛跳墙《佛跳墙同名专辑》

以佛跳墙名义,其实就不过是戴佩妮的一次佛跳墙,终于舍弃近年音乐上的少女味道,用刚强味道来为自己音乐事业来一个充满力量的reboot。从来戴佩妮都是有点被轻视的创作女歌手,其歌词旋律谱写能力其实一直都没有戏场。这次戴佩妮再一次呈现其出道早期的pop rock流行特色,写出出色的流行旋律,以简单到位却依然性格分明的编曲再加上依旧个性化的歌词表达。专辑重提2000年初的女singer-songwriter流行摇滚风格,是不折不扣不花巧的动听流行摇滚。(陈大文)

[《佛跳墙》乃概念完整精致的摇滚巨作,戴佩妮彻底的自我释放,以不安现状的态度突破了音乐领域上的极限,端上一道色香味俱全的佳肴飨宴。古诗曰:“坛启荤香飘四邻,佛闻弃禅跳墙来”,当佛陀宁可弃禅跳墙而来聆赏优质音乐,戴佩妮亦有所顿悟而在音乐创作上开窍,完成了足以流传千古的音乐极品,记录了歌唱生涯里的第一个代表作品,赢得满堂喝彩。——月贝凡]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IZ《影子》

给冬不拉通电,把电风扇当镲,把铁箱子当鼓,以哈萨克族的古老语言和歌谣,唱出了工业时代的黑暗之声。民族传统原地复活,却变成了一张噩梦的脸,与哈萨克民歌的优美抒情风格背向绝尘而去。一片从民歌根源上升起的黑夜,具有工业—极端、极权—反极权的政治美学色彩。(李皖)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卢广仲《慢灵魂》

依然是一击即中“小清新”下怀的音乐,有阳光、有忧伤、有轻摇滚、甚至还有乡土情怀,惊喜是唱片中多次发挥Soulful的假音,近乎无暇。选曲比上次精致,一张“很明白想做什么,而且做得很不错”的唱片。类似的风格,越做越好,这就是进步。这是一张几乎每首歌都好听的唱片,还想怎样?(陈灵伟)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王啸坤《唱片》

零唱片发售不是热点,横跨流行、摇滚、民谣、迷幻、电子、嘻哈也不是亮点,《唱片》里,展现的是具有王啸坤特色的RAP,具有王啸坤特色的情歌,具有王啸坤特色的“野蛮倔强”。用一句歌词已能概括整张专辑的中心思想:“我听够了太多Let It Be,我干吗那么乖,我多年轻。”他没有唯二的信条,你图他的,也就是这一个年轻气盛。(冬青)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陈奂仁《谁是陈奂仁》

他一定是玩票吧?!但总会寄予着一份博取认同感的企图心,从商业角度,倒也恰恰是在唱片最不景气、行将就木的时代,才无所谓好与坏的市场了,也给了不同品类音乐发声的可能;做了好多大牌歌手的制作,陈奂仁依然没被驯化成商业大师,他是古灵精怪而顽皮的,这世界不需要那么多主流价值观。(安柯)

  [这绝对不是一张流行唱片,像实验唱片多点,运用了如此多的新手段。唱片意想不到地“重型”,但听着听着趣味就出来了。《靠音乐赚钱不靠谱》以连场咳嗽开场,慢慢带出节拍,是另一种人肉Beat Box,有趣;《没所谓》等歌曲,则有着灵歌的撕心裂肺;整张唱片,有着让人瞠目结舌的大胆尝试,几首funk作品,趣味盎然。即便是情歌也不依套路走。求新鲜声音的耳朵,不容错过。——陈灵伟]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王若琳《The Things We Do For Love

一位歌手,能够在自己的第三张专辑中表现出和第一张专辑几乎原版复刻的气质,超越时间的桎梏,这已经是一种奇迹。这不仅代表了歌手对市场的前瞻性,更代表了歌手个人强大的内心世界、对自我的坚持,才不会因外界的意见随波逐流。王若琳的新专辑《The Things We Do For Love》就是这么一张高傲的作品。无论是《Raindrops Keep Fallin' on My Head》还是《Lemon Tree》,在王若琳的演绎下都是那么的不温不火。她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爵士乐,她就是简单的唱给自己的歌。她演唱的时候,世界里只剩下自己。(小樱)

 

2011华语音乐传媒大奖秋季十大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钟氏兄弟《齐唱·吴秉坚之歌》

吴秉坚、翁慧韵、陈芳荣是香港“齐唱新歌”基督福音民歌的先驱。钟一匡、钟一诺兄弟将吴秉坚历年创作的作品精选部分重新演绎,继上一张福音发烧大碟《钟声》联同一众乐手、歌手合作后,这张大碟贯彻“齐唱”的精神,集结一众香港乐坛前辈——泰迪罗宾(Teddy Robin and the Playboys)、刘以达(达明一派)、苏德华、单立文(Blue Jeans)、刘诺生(Citybeat)、吴洁梅、郭多加(赤道乐队)、曾路得,以多元的音乐风格及年轻人易亲近的形式再次拓宽香港福音音乐的版图。其中,与上海滩传奇“银嗓子”姚莉的合唱,以及翻唱赤道乐队代表作《无言者》、《赤道宣言》,都是专辑的一大惊喜。(慕容小虫)

 

 

■ 得票率统计:

1、尚雯婕《In》  50%

2、My Little Airport《香港是个大商场》   42.86%

   左小诅咒《庙会之旅II》      42.86%

4、卢广仲《慢灵魂》          39.29%

   马木尔&IZ乐队《影子》      39.29%

   佛跳墙《佛跳墙同名专辑》  39.29%

7、王啸坤 《唱片》            35.71%

8、钟氏兄弟《齐唱·吴秉坚之歌》  32.14%

   陈奂仁《谁是陈奂仁》       32.14%

   王若琳《The Things We Do For Love》      32.14%

 

11、陈明章《青春》    28.57%

    田馥甄《My Love》     28.57%

13、黄建为《再一次旅行》   25%

    林一峰《One Magic Day》25%

15、肥宝《笔,beat,GUN》17.86%

    杨宗纬《原色》       17.86%

    容祖儿《Joey&Joey》  17.86%

18、周国贤《This Is Not The End》  14.29%

19、The Pancakes《脑残游记》 10.71%

    曾轶可《一只猫的旅行 Forever 21》       10.71%

 

黄建为《再一次旅行》:带着从前台湾校园民谣味道的当代吉他男,这张有如国语版《游乐》的专辑进一步证明了他成为台湾林一峰的潜力,譬如在适时召唤出来的管乐、钢琴这类不失清新的配器上,相当神似。虽说如今“小清新”当道,可这位民谣小王子的声线、演奏和创作,却清爽而不腻味,全碟仿似可以一直就这么舒坦的听下去,随风走在,乡间的小路上。

陈明章《青春》:已过知天命之年,犹自不减青春的热血,陈明章的这张专辑在《大国民进行曲》配乐的基础上融合其他数首近年积淀的创作而萌生,议题上依然与其二十年前的代表作《下午的一出戏》异曲同工,恋恋不忘于台湾本土的民俗文化,一山一水。这次他更在《望你早归》等闽南经典中融入《红蝴蝶》《兰屿情歌》等原住民古调,用钢琴,用月琴,用青春为那一段段的时代书写故事。音乐是从土地生出来的声音,不管是风花雪月,一草一木,从陈明章和他的吉他里记录下的这些民间点滴,已然不朽。(邮差)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