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看图识遍世界乐器(3)

(2011-09-06 09:08:10)
标签:

杂谈

看图识遍世界乐器(3) - 李皖 - 李皖的博客

 

摩擦鼓(FRICTION DRUM,中非)

 

这个图的姿势容易把人误导。

鼓膜在另一面,也就是这只桶的桶底,那是它的发声器官。而桶的作用是,提供箱体。所以,这只像发不出声的厚毛皮桶壁就容易理解了,它只是提供一个柱状腔体——一个音箱。

有了前面的知识,我们应该能够猜出来,桶壁的绳索是为了收紧鼓膜。

竹棍是干什么的,在里面搅和吗?这是这图的姿势特别误导人之处。其实,摩擦鼓的正姿,是倒扣在地上,鼓膜、摩擦棍(竹棍)都冲天。鼓膜中央有个孔,摩擦棍插在孔里。

上下移动竹棍,用两手搓着竹棍旋转,鼓膜受摩擦产生振动,即发出声音,而鼓腔将这种振动声予以包涵、放大,这就是摩擦鼓的发声原理了。

将竹棍打湿,会加大摩擦;用拇指按压鼓膜,会改变摩擦鼓的音高。

这只摩擦鼓产自中非。有证据显示,起码从16世纪起,摩擦鼓即出现在欧洲;亚洲、南美也有它的踪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