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某日傍晚,小宋碟店,几位碟迷试听后一致鉴定:这张CD肯定没人要,谁买谁倒霉。
我在旁边,听见这话高兴坏了。试想,若是有谁要,这张CD还有我的份儿嘛!
一张绝种得不能再绝种的唱片。一开头就是鸟叫,听五分钟还是鸟叫,听十分钟还还是鸟叫。第一分钟、第五分钟、第十分钟,好像鸟叫声是一样的。错了!没有一秒钟是重样的。这就像你在森林中醒来,天色将晚,众鸟倦归,满天满地都是鸟叫,这叫声无休无止,下一秒钟重复上一秒钟,但没有一秒钟是重样的,偶尔,其中还间杂着令人一凛的异声,那是潜鸟在远方的哭号。
唱片封套上有几段说明文字,抄译如下:
《回声池塘的潜鸟》,卢思·哈佩尔,“野生保护区”——“声音探险”系列。
“野生保护区”——“声音探险”系列唱片,是用最先进的数码科技包括杜比环绕声技术,由贝尔尼·克劳斯博士录自田野(特别注明的除外)。自1968年始,为了科学和艺术,克劳斯博士即致力于在世界各地捕捉稀有自然栖息地的声响。“野生保护区”这个品牌,把生命中的奇妙时刻带给你。唱片的部分收益将捐献给美国自然保护基金会,以为保护和留存野生动物的栖息地出一份力。
《回声池塘的潜鸟》
这里提供的是一段声音雕刻,在昼与夜的过渡时分——潜鸟最安逸自在的时刻。一群小蛙的蛙鸣穿透了黑暗,与蛤蟆们的颤音、一只牛蛙低沉的叫声、一只刚醒来的梭鱼蛙的呼噜声缠绕在一起。这时,池塘对岸,传来一只潜鸟的哀号。这哀号挥之不去,神秘莫名,只要听过一次,就永远难忘。木鸭的叫声、渡鸦的叫声、知更鸟的叫声、啄木鸟的叫声、环毛松鸡的叫声,都加入了这场阿第伦达克山区(位于美国纽约州东北部——译者注)的交响。黄昏一场暴雨过后,潜鸟的哀号更远。
田野笔记
我录过北极潜鸟的鸣叫,它们的叫声非常特殊,但我从没录过黑头潜鸟。卢思·哈佩尔却这样做了。哈佩尔是一位有奉献精神的田野生物学家,一个自然录音师,1991年加入了“野生保护区”工作室。她的工作再一次提醒我注意,再没有一种鸟鸣,比黑头潜鸟的叫声更萦绕不去、更强烈深切、更感人……这一次,它发生在阿第伦达克的湖边。很高兴我能介绍她在这片栖息地的工作。
贝尔尼·克劳斯
Ruth
声音构成:纯自然声响——小蛙群鸣、蛤蟆群鸣、牛蛙叫、梭鱼蛙叫、潜鸟叫、木鸭叫、渡鸦叫、知更鸟叫、啄木鸟叫、环毛松鸡叫、雨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