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写这篇文字会让许多人难过,而它绕来绕去的概念游戏,大概不止让人难过,还叫人难受,叫人脑子疼。但这并不是我要跟大家过不去,而是事实本身如此。
“我们处在历史的突变期。”我一直强调着这个现实。这个现实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巨大支配力量,迄今远未得到澄清。我们不得不注意的是,“历史的突变期”是这一个时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一个基本现实,由于这个基本现实,导致在以往稳定年代里出现的各种规律性,都出现了明显的变异甚至颠覆。
中国这20多年的情形有点像一部长篇电视剧集。看电视大家都有体会,看到第20分钟的时候,每个人八成都能够辨认出:某某某谁谁谁等几个频繁出现的人是主角。但是且慢,这并不是一部正常的电视剧集,那个在开始一再出现的事物并不是历史的主角,只是个串场子的,甚至连串场子的都不是。
校园民谣,或者另一个著名角色“摇滚”,便是这诸多历史的误会之一。它们都是封闭之年走向开放之年的果实,是“告别的年代”开稳定历史的玩笑。由于封闭年代和突变之始的有限情节,它们被很多人奉为主角,但乱云飞渡急转直下的剧情演化越来越清楚地表明,它们并不是历史的主脉,不是可以延续下去的重要情节线索。
可以用三个概念解析大陆校园民谣,由此看清楚校园民谣的历史——如果它有历史的话,那么它究竟怎样在上演,怎样在延续。
一、
二、
三、
所以,作为一个旧页码,校园民谣早已经翻过;必须翻,否则将无所见。我们得换眼睛——无论想关注民谣还是想关注校园,都必须转向我们一时还不习惯的各种新事物、新势力、新工具,你不理它现在大概还不显得傻,但马上就不行了,因为它们杀过来了。
2004年5月19日
本文纸媒版本载《五年顺流而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