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音乐这东西真是没法说。这张唱片听了有一年了,想说出几句靠谱的话,就是说不出。
上网查。总有高人说得出吧?嘿嘿对不起,还真就找不到一句。
这么说,这张唱片很神秘?又错了——它神是神,但一点都不秘。
想了又想,想到这么一句:虽然歌声盈耳,歌星如云,但说到唱歌能把你唱嗨,弹琴能把你弹飞的作品,在无论哪个年代,都缺货。而“果味VC”这张《Great
整个专辑的乐境,我愿意称之为“巅峰体验”——像攀上了顶峰,像扑进了蓝天,像抓住了脆弱的敏感,像捉住最大一朵潮浪并在浪尖上面站稳,爽快呀,愉悦呀。总之,情绪到了高潮,在顶点爆裂,爆裂成幸福的激流,急风!高峰处的极乐感受,狂喜,飞迸,飞旋,飞行。
这一回,“果味VC”掌握了大气磅礴的曲式,境界开阔的歌曲的艺术,由此迸发出让灵魂飞腾的歌唱。它有强大的旋律线。这旋律线延展舒畅,绵绵不绝,像水流一样,本意是宁静的,宁静但是强大:先是点点滴滴,低语,呢喃;待积蓄流淌到了极致,便变得气势非凡、势不可当,砍也砍不断,阻也阻不住。与之相对,伴奏乐器是快节奏的,这快节奏本意会把一切敲碎,把心灵都蒸腾成癫狂的热舞;但在强大的旋律线统治下,它变成了增大、加强、推波助澜的因素,使这旋律线聚合了律动,愈加强劲延展,成为声势浩大的巨流。而歌唱,就在这律动的音瀑中,以一声声力拔嗓音极限的拖腔,变得更恢宏,更雄伟。
电吉他摇动着万花筒的光线,叮叮当当,行云流水,出神入化。典型的英式吉他摇滚,响彻四方的,只是最原始的摇滚四件套——吉他、节奏吉他、贝斯、鼓,但它们所实现的乐境,色彩丰富,丰富到灿烂。这吉他的笔触粗朴、精准又丰富,描画了时尚生活的快意享乐、壮丽季节的放肆盛宴、明亮的颤动的光、沉默的寂寞的充实、繁华又冷寂的罗素广场的夜……就像是固守黑白胶片的摄影师,全部用老器件,全部用古旧手法,却摄制出了如彩色相片一般的绚丽多样效果。粗糙的颗粒,纯一的色泽,有远胜于数码浮华的质感。
竟没在意它的歌词,更没意会到意思。我是翻开歌页才看明白,这样的一句一句:“指针空洞地旋转到折断/机械的心脏独自紧张/北方的幽光/短暂明亮/水晶圣像/充满碰撞……”这是《1978》,四位成员都出生于1978,瞧,连他们歌唱自己,都是这种浑不及义,这就是他们的作派。
一些情境,一些幻想,一些情绪——大部分是午后的情绪,阳光明亮,沙滩空旷,天空高远;也有夜空,但夜空必灿烂;也有柔光,但柔光必奇幻微妙。这些都明确,在强大的歌唱中,愈加变得确定,不实在的文字也变得有一点儿确定。反正在巅峰的体验中,你不会再在乎它,不会在乎文字的残缺和模糊。
“果味VC”是深受英国摇滚乐影响的中国乐队。从艺术形态看,甚至可以说,这就是英国摇滚,只不过唱的是中英文。经过了《双重生命》(2001)、《来自VC的礼物》(2005),这第三张专辑让这帮伙计终于成了事。我觉得,他们所热爱的对象,现在化成了神魂,不再是零部件。这《伟大的复兴》中,有披头士、收音迷、U2、石玫瑰……这里那里,影影幢幢,但是你辨不清了,也不愿再辨别了。
2010年6月3日星期四
本文纸媒版本载《上海壹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