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评论者要开启人的心智。“登上高峰,见辽阔之地”,这是我希望的。一直以来,我写评论有一个潜在目的,就是它。通过评论,我希望别的人,也能不同程度地到达这个境界。
自《周杰伦与方文山》在博客发表后,引来不少杰伦迷的猜测、不解、质疑、争辩,当然,也有谩骂。本可以置之不理,但这不是我的风格,因为我写评论,本来就暗怀了希望——与众人一起分享,一起“见辽阔之地”。
今天早上,有一个杰伦迷又发来评论。这个化名“无聊不哦”的网友,这样说:
本来想说点什么!但想想算了!喜欢他的终究喜欢他!不喜欢的始终不喜他!至于殿堂还是匠人!博主自己也说了看时间了!你说的很多自己认为很经典的歌手我根本不知道他!这算是经典吗!我父母也不知道他们!评论永远不可能绝对客观!周的成就如何!境界到什么地步!不是所谓的内行!专家!说了就算的!专家看好的喜欢的歌手往往都是大众觉得超难听的歌手!也许专家又说了他们有品位懂行!他们知道什么是千百首歌里哪个才是最好的!真的笑了!套用句广告词麻烦多看几变广告!大家好才是真的好!现在什么都不多就是砖家多!
这段话,基本包含了杰伦迷的主要意见。
在我看来,这意见里有效的成分,只有一句:我喜欢周杰伦,我知道许多人也喜欢周杰伦。这是我的趣味。
《周杰伦与方文山》一文中,最引起杰伦迷反感的是关于“殿堂”的说法,文章很刻薄,原句是这么说的:
于是当我想到周杰伦和方文山,脑中就现出鹫头鹫脑在大门外探望,却始终走不进殿堂的小字人物。
如果把这句话拆开,评论者想说的是这么一层意思:在周杰伦之外,存在着许多优秀的歌曲作者;周杰伦与优秀的歌曲作者比起来,在作词作曲上,在词曲的内涵上,在作品的深度广度上,在作品所达到的艺术境界、艺术水平、艺术建树上,还有差距。
殿堂,什么是殿堂呢?简单地说,就是折服人类的艺术瑰宝,就是历时间而不坏的那些优秀艺术品。
好,现在杰伦迷们不同意。也许不光是不同意,还觉得受了冤屈、污辱,觉得我说的不对,要来为周杰伦正名。
也许我真说的不对。评论只是一种观察、判断,可能观察、判断的对,也可能是误观察、误判断。这都是可以讨论的。
但是,要说清楚这个问题,只用趣味就不够了。你说,“我喜欢周杰伦,我知道许多人也喜欢周杰伦。这是我的趣味”,这只能证明你的趣味,跟艺术评价无关。
杰伦迷们有一种朴素的想法,某个歌手,喜欢的人多,自然他就是优秀的,多数人怎么可能错?先不论这种想法成不成立,我们就当它成立。那么我要告诉你的是,喜欢周杰伦的,是绝对少数;不喜欢甚至不知道周杰伦的,是绝对多数。我们这里是在谈论殿堂、折服人类的艺术瑰宝、历时间而不坏的优秀艺术品,可以想象,再过若干年后,还有多少人会知道周杰伦、追捧周杰伦呢?以歌迷数量与整个人类相比,杰伦迷是绝对少数。
即便就说当下吧,喜欢周杰伦的就是多数吗?显然不是,觉得喜欢周杰伦的就是多数,这是杰伦迷的幻觉。在当代中国人中做一个普查,可以肯定,喜欢周杰伦的在数量上并不占优。你就瞧瞧你熟悉的那个人群就够了,你把你的社会关系当作一个抽样调查样本,除了你迷周杰伦,你的同学都迷周杰伦吗?你的父母和其他家庭成员、亲戚们都迷周杰伦吗?如果把眼界更放开,在目前地球上的全人类中做一个普查,那结论会是什么,你告诉我。
所以,想以歌迷的数量来证明某位歌手的价值,证明不了,那样证明的依然是口味。
艺术批评,其实不是要否定你的口味。说某个艺术家如何如何普通,如何如何平庸,也不是要否定你的口味。每个人持何种口味,确实是每个人的自由。狗喜欢吃屎,谁要说它的口味不对,应该改正,这不无聊嘛。举这个例子,杰伦迷一定认为我是在骂人。其实,我只是想举一个最极端的例子,说明口味的正当性,说明评论家其实不是跟口味过不去。你喜欢一样东西,你的喜欢谁也强迫不了,你的喜欢必有理由,你说周杰伦你就是听着喜欢,听得让你泪流满面,周杰伦说出了你心里想说的。我完全支持你,那是你的自由,谁也不能干涉你的自由,人们必须捍卫这种自由。
那么专家——就当我是专家吧——他说的话有什么意思?一般来说,专家是这么一个东西,见多识广,他不仅听过周杰伦(这里插一句,总有杰伦迷怀疑我只听过周杰伦的几首最流行的歌曲,实情是,我听过周杰伦差不多全部的歌曲,甚至包括他给其他歌手写的歌曲),还听过王杰伦、张杰伦、李杰伦,还听过杰伦·约翰、杰伦·保罗,杰伦·马修……所以他说,这个杰伦怎么怎么着。他说的话不一定对,但他是在听过这么多杰伦后比较出来的。如果你也有“登上高峰,见辽阔之地”的愿望,那么,这些话是可以参考的。如果你想见识殿堂、折服人类的艺术瑰宝、历时间而不坏的优秀艺术品,那么,他举的那些可能属于这类玩意儿的歌手、歌曲、创作者,可能是真有价值听听的。起码要听听,听完才可作出——周杰伦到底属于什么水平,那些所谓优秀的歌曲作者到底是什么水平——等等判断。
专家才不在乎口味呢。他也不以口味来说话,不以自己的口味,否定别人的口味。他想做的是评价,评价一个艺术家在艺术史的位置,评价某件艺术品的艺术水平。
专家和大众间有一个对立,在当今这个交流极为直接和畅通的时代,这个对立已经很明显了,甚至,它被放大了,被撕裂了。人们都不相信专家了,觉得专家是在扯淡,是在强奸民意,民意都不这么说嘛,只有专家在这么说嘛!看看,那个白痴,那个傻子,只有他一个人在自说自话,自以为是!像杰伦迷一再怒斥:“乌鸦嘴,这事儿也不是你说了算!”
这对立到底是怎么回事?究竟谁对谁错?认真看看这其中的真相,会是很有趣的——
先举科学上的例子。知道、懂得、喜欢量子论的有多少呢?知道、懂得、喜欢每一届诺奖获得者学说的人,有多少呢?结果不用我说吧。那么,在科学这件事上,你认为是该听大多数民众的意见,还是听极少数科学家的意见?
反对!我猜反对肯定会从以下这个地方冒出来,那就是——你举的是科学,艺术与此不同,艺术是感觉。
好的,艺术,感觉。再举个例子。知道、懂得、喜欢梵·高、塞尚的人,与不知道、不懂得、不喜欢梵·高、塞尚的人,你觉得哪个多呢?结果不用我说吧。那么,在绘画上,在艺术、感觉这件事上,你认为是该听大多数民众的意见,还是听极少数评论家的意见?
反对!反对还可以从更深的地方冒出来——有些东西是有标准的,比如科学,它可以实验,验证,计算,证明;有些东西是没有标准的,比如艺术,它就是每个人口味的不同,不存在标准,没有尺度,不可以实验,验证,计算,证明。
这是这个时代最响亮的扯淡!艺术若只是口味,这么说吧,亲爱的杰伦迷们,那么,你要说周杰伦好,也便不成立,它只是你的口味。别人要说周杰伦坏,你也别猴急,这只是口味嘛,他有他的口味。不就是这么个故事吗?涉及艺术,任何好坏、高下都将不存在,你干嘛急赤白咧地要说周杰伦好呢?我想不通你要这么做的理由,因为你不承认标准,否定尺度,鄙视嘲笑专家。
我们想要的就是这么一个结果吗?
依我看,艺术与科学一样,是一个不断累积、不断发展演化、不断提高上升的知识体系。建立它的不是大多数民众,而是从民众中脱颖而出的代表,是少数人。这些人因在天分上、在感悟能力上,在艺术表达上超越了众人,脱颖而出,他的权威性不是因某次正确,而是在与同时代人在艺术领域内持续地比较、竞争中获得的,因而,他们进入到跟科学研究类似的那么一个高端领域,成为所谓的专家。艺术的标准,某件艺术品的水准,正是这样的一批所谓专家在评判,在对话,在古往今来成千上万艺术作品中比较,甄别,源远流长,积累成人类的经典文化。
而这个时代在鼓吹什么呢?在鼓吹专家愚蠢,权威虚无。如今天这个叫“无聊不哦”的网友的感性认识,其实是这个时代的普遍情绪,大多数网民身上都有这种情绪,这种情绪表达出来即是:
评论永远不可能绝对客观!
周的成就如何!境界到什么地步!不是所谓的内行!专家!说了就算的!
专家看好的喜欢的歌手往往都是大众觉得超难听的歌手!
他们知道什么是千百首歌里哪个才是最好的!真的笑了!
现在什么都不多就是砖家多!
是的,如这位网友所说,“评论不可能绝对客观”。但好的态度,不是当专家是狗屎,也不是“专家说的就是对的”,而是倾听;在未得到最终的验证前,当专家说的是比较权威的意见。在诸多意见中,专家的意见,是属于最值得倾听的那种意见。倾听,并且因之触及广大,开阔视野,在这个过程中,可能,你会进入更高的境界,见识到人类艺术真正伟大的瑰宝。
除非,你并不愿意进入更高的境界。“登上高峰,见辽阔之地”,也不是你期望的。你觉得现在这就很好,艺术就是口味、娱乐,我就是喜欢周杰伦,我就是乐乐啊,我高兴着哪,我们这代人就是喜欢!你OUT了!你管得着吗?你又不是我们这一代,你懂什么?你别说三道四!对不起,若只是谈喜欢,真没人对你说三道四。前面已经说了,说到口味,你喜欢吃什么是你的自由,是你自己的热爱。谁要说你的口味不对,应该改正,这不无聊嘛。
但当评论者说,周杰伦只是小作者,作品的境界还差着呢,这就不是口味之争了,而关乎艺术评价。你要是真想掺乎,真想说周杰伦牛X,那么用口味、用这一代、用歌迷数量和你我的年龄说事,这真不行,这真的什么也不能说明。持这种意见时,其实你已经事先认定了,周杰伦不是什么好东西,不用拿到艺术的天平上,不用与古往今来成千上万艺术经典作比较;它本不是什么经典,只是这一代人的娱乐,是我们这一代的!“大叔,别插手,我们乐呵着呢!”
2010年5月2日星期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