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亲爱的李皖:
我很喜欢靳铁章词曲,李建复唱的《天水流长》。以前买到过“重逢”系列里的《李建复》、《陈明韶》和《刘蓝溪》,后来我在网上应该陆陆续续该把那些民歌都听过了,佳作无数,然而并不是都那么好,我想我现在已经忘了这几百首歌里的十之七八。要我找首给别人听,我还是会找这首,这不下午舍友要听台湾民歌的时候,我老老实实把李建复的盘拿出来了,给她翻录而不是下载个了事。刚才检索出你在读书上发表的《风花雪月·乡土风·国风——歌从东方来》,原来你曾经说过那么多。这首歌你只在“第一类就是家国情怀”里一提,又说“第一部分的‘家国情怀’,多有一种‘雄伟’的格调”,而我是那么喜欢,想多说些。
费玉清也唱过,但是忘了它吧,第二句的“它”当年恶心了我,费玉清“太动情”了,让人想到校庆时的诗朗诵。李建复却在这首歌保持了一种山河草木的自然质感。虽然指向那么明确,“家国情怀”,可有一两年里我都在想,这歌是什么意思,要唱什么?想不通,弄不明。可信的就是一股浩荡的情怀,听来是举重若轻,内敛俊朗。磨蹭半天,想说说不清楚,我能说点别的。台湾民歌有很多是同古典诗词有关的,取境取意,我觉得大多都不伦不类,那歌声同原作并不相宜。包美圣的一批歌,几乎全是隔着一层自说自话,施孝荣阳刚一面的演唱,也是如此。他们被古典诗词打动,受一脉而下的文化洗礼,可他们的致敬或者反应作品,跟原作完全不是一会儿事儿。所以我倒是喜欢民歌里出自纯真天性的那部分作品,呵,那些好处你都感受、说过了。这首歌却除外,为什么,说不清楚。“天上来的水
我真想说它是可以和唐诗、宋词比肩的作品。
我把我一直疑惑的理出头绪了,你明白不明白我不管了。
天水流长
天上来的水
细看那水悠流
天上来的水
倾听那浪涛声
五千年的激荡
大江奔流流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