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穴居的猎人
穴居的猎人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80,676
  • 关注人气:70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如何写开题报告(上)

(2019-06-08 07:23:50)
标签:

考古学研究

开题报告

写作方法

分类: 教育思考

如何写开题报告

 

    每年5月是毕业生答辩与新一届学生开题的季节。开题是写作论文的开端,按照现在的教学培养体系,一般需要撰写一份开题报告,提交导师指导委员会的审议,在答辩会上回答老师的提问。这是一个“诸葛亮会”,不同老师从不同角度审视学生的开题报告,提出建议,对于提高论文的质量是很有帮助的。当然,要得到帮助也是有前提的,其一是态度,答辩会是大家群策群力想办法解决问题的机会,建议不一定都合理,但是不同视角的批评有助于发现自己闭门造车不能发现的问题。如果将其理解为仅仅是一个形式,或是理解为老师指责学生、炫耀知识的地方,那么就可能吸收不到有益的指导。其二是准备,开题答辩不是老师帮助想个题目,而是帮助提高准备的水平,因此,撰写一份准备充分的开题报告是必要的。而如何写作开题报告似乎并没有什么原则,每一届学生都是根据上一届学生的模板写作的,并不清楚为什么要这么写以及怎么去写,这里很有必要总结一下,以为参考。

 

    首先我们弄清楚开题报告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写作,所谓开题报告是一个论证报告。它要论证两件事:一是本课题很重要,有必要开展;二是本课题可行,不是心血来潮、凭空玄想。一项研究的重要性指什么呢?首先应该是指它解决的问题很关键,由此能够产生重要的意义。其次是指创新性,它解决的必定是前人还没有解决的问题,必定是采用前人没有采用的某些理论、方法或材料,或者说它为解决某个问题提供了理论、方法或材料(即不是直接解决问题的)。而可行性取决于准备程度,理论上的、方法上的、材料上的,还有前期的研究基础等,也就是说该课题有理论可依,有方法可行,有材料支撑,而且研究者已有一定的研究积累,不是从零开始的;或是说研究者已经证明了自己的研究能力,能够完成这一课题。开题报告是写作硕士、博士论文之前要写作的东西,它的结构与基金申请书基本一致,所以当你学会了写作开题报告,你也就学会了写作基金申请书,是一举两得的事情。

 

    在开始写作开题报告之前,还需要弄清楚硕士、博士论文乃至我们的研究的基本要求。一个简单的说法,它是科学研究所谓科学研究,是基于一定的理论、方法、材料,运用理论方法分析材料,在分析结果基础上结合多方面信息进行逻辑推导,得出一个不超于理论、方法、材料支持的判断的过程。你可以把它与“民科”的研究做一下对比,科学研究的特点是,所得判断是有限度的,是基于一定理论前提基础上,是基于材料分析的基础上,是基于当前我们的认识能力基础上,于是,它所得出的结论总是谨慎的。它的每一个推理的步骤都是可以回溯的,都是可以质疑的。民科往往是基于某一点信息就得出一个无比惊人的结论,而且不接受质疑,一旦你质疑它,就说你在打压不同观点。具体到论文上来说,一项科学研究通常需要符合两个条件:一是符合一般的科学研究逻辑,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二是能够运用一种以上的学科方法来分析材料。这后一点对于考古学研究论文尤其重要,因为考古学就是研究物质遗存的学科,需要通过物质遗存研究了解古人,也就是所谓“透物见人”。前者强调的是一般意义上的科学逻辑,后者强调的是特殊意义上科学方法。它们构成论文的科学本质,也是指导开题报告写作乃至论文写作的基本原则。

 

    前面已经说到开题报告有两大任务,论证课题的重要性与其可行性。具体说来,前者通常也叫做立项依据或立论依据,其中包括选题背景、研究缘起、研究问题、前人工作、研究思路、研究意义等;后者又叫做研究方案,其中包括研究拟采用的理论方法、研究材料、分析方案、研究难点、创新点、基本观点、既有工作基础与准备等。除此之外,开题报告中还包括研究大纲、预期进展、参考文献、附录等内容。这些内容的写作不是每一项单独构成一个部分,根据内容的多少与关联性,可以把两项内容合并到一起来说,比如把研究的难点与创新点放在一个部分来谈。下面就逐一来说各个部分的写作内容与关键之处。

 

    选题背景使立论依据的开端,是指研究者所研究的问题与哪些重要的问题相关。如果解决该问题能够有益于解决某些重大问题,那么该课题必然也重要,相关程度越高,重要性的程度也就越高。知道自己的课题与哪些重大问题相关,知道相关的程度,并不是容易的事情,它涉及到研究者对学科发展整体的把握,目前能够写好这个部分的学生不多。写作这个部分的核心就是,寻找相关的重大学科问题,建立起有力的相关性。

 

    研究缘起通常是跟选题背景一起写作的,它还是为了证明研究者选择的课题为什么重要。迄今为止,选择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研究课题对于研究生,不论是硕士生、博士生,甚至是已经工作的研究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研究缘起更详细地介绍选题过程,说明你与该课题的密切关联,比如说你对该课题已经做过相当不少的野外工作,你是在野外工作过程中发现该课题的,这么介绍一下你的选题过程,显然会增加开题报告是说服力。

 

    一个课题的价值与意义体现在什么地方呢?这是研究者需要重点琢磨的,除了前面所说与重大问题的关联性,再就是新意,研究者需要证明这个课题是前人还没有解决的。当然,在你开始证明之前,你首先需要提出自己所要研究的课题,也成为问题。所谓问题,就是带问号的表述。一个课题,可以问一系列相关的问题,但它们需要能够共同组成一个中心议题。我们要避免问两个相关性不强的问题,要知道,一个课题通常是围绕一个中心议题展开的。

 

    选题时,常见的问题是选题太大、太模糊,太大的结果就是问题不集中、不够明确,研究起来涉及的工作量太大,不容易深入下去,只能泛泛而谈。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有遇到过选题过小的情况,都是选题过大的。为什么呢?能够把题目选得小一点,需要更深入的研究。研究的过程也是一个明确问题的过程。当你能够把问题明确为一个小问题的时候的,也就说明你的研究已经进行到较为深入的程度了。题目的大小,并不仅仅在于时空范围,更在于视角。如果视角独特,就是研究整个亚洲,其范围也不会显得太大。没有新的视角,即便只研究一件器物,仍然可能显得太大(任何一件器物都会有无穷无尽的属性可以研究)。于是,确定中心议题的过程一方面需要提出一个问题(带问号的表述),另一方面需要提出一个视角,即你是从什么角度来看这个问题的

 

    研究回顾,或称文献综述、前人工作等,有同学发现这个部分也不是很好写,如研究是一个遗址的材料,前人就这个遗址几乎没有发表过任何东西,那能写什么呢?前面的选题背景说到了与课题(或称问题、议题)相关的重大问题,围绕这些重大问题的研究显然不会少,它们都是与该课题相关的研究。如果你找不到太多的文献可以进行综述,一个非常可能的原因,就是你没有发现你所研究课题与哪些重大问题相关,这还会影响到后面研究意义的写作。而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你增强对所研究领域的整体把握,知道当前学术界关注哪些重大问题。

 

    写作文献综述的目的,一方面是要说明你所开展课题研究的基础,另一方面就是为了证明该课题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因此,介绍前人工作之后,还需要指出前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个问题与不足正是你即将去研究的。一般来说,你不需要去指出你自己也解决不了的问题、弥补不了的不足。颇有同学仅仅介绍前人的工作,但不提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就是没有证明自己所提出课题的必要性。研究综述写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包括把握前人观点不准确,以及不了解哪些研究更重要。要知道有些研究只是蹭热点,并没有什么价值,一笔带过就可以了,并不需要以同等篇幅进行介绍。因此,写作研究综述的时候需要进行比较,了解该领域重要的研究者、重要的发现与研究、不同发展阶段所取得的进展等

 

    有同学把学位论文拿出来单独进行述评,这是一个不错的举措。中国研究生教育大规模扩招比较晚,由此学位论文都是较新的研究,也是容易与你的选题产生冲突的文献。近些年产生的学术不端事件大多与抄袭其他人的学术论文有关。把这个单独拿出来重点叙述,可以达到避嫌的效果。

 

    研究综述是开题报告中占篇幅较大的部分之一,在肯定前人的成绩的同时,指出前人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按照论文发展的逻辑顺序,下一步就应该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阐述开展本项研究的意义(假定你已经解决了该问题)。由于后面的研究方案中还详细讲述研究如何开展,因此这里只需要简单加以概括就可以了。可以把这两个部分与研究综述放在一起写,也可以单独拿出来,但是不能忽略。你既然已经指出了前人的问题,顺理成章,你需要说说你的解决方案,以及由此产生的意义。

 

    讲完立论依据,我们再来说研究方案部分。研究方案的主体就是本项研究拟采用的理论、材料、与材料分析方法,在此基础上,归纳出研究的难点、创新点、基本观点等。绝大多数同学写作这个部分的时候,90%的精力都放在材料的收集与介绍上了,严重忽视理论、方法,以及它们与材料的关联性。一项以解释考古材料为中心的研究,必定要涉及到理论,也就是解释的理论依据,比如说通过石器去研究史前的文化适应,文化生态学就是非常合适的理论。当然,这里特别需要强调指出的是,绝大多数理论并不是直接探讨考古材料与人类行为之间关系的。绝少有从静态物质遗存直接到动态古人行为的理论原理,大多数时候都需要我们从一定的理论出发进行推导,演绎出一定的假说,预测可能存在物质遗存特征。理论是非常多的,考古学通常运用的理论主要来自社会学、人类学、经济学、政治学等社会科学领域。我们需要根据解释的需要去选择合适的理论,不同的理论在解释考古材料上的能力是不一样的,我们之所以选择它,是因为它在这个问题上解释能力强。如果可能的话,写作开题报告时应该完成整个理论部分的写作。由于理论研究在中国考古学研究还是比较陌生的领域,目前看到的开题报告中罕有相关探讨的。

 

    材料部分自然相对好写,也是当前开题报告写作中做得较好的部分。一般说来,材料部分至少需要写作三个部分的内容:一是材料的环境背景;二是材料的文化历史框架;三是材料的构成,包括来源、种类、多少、精度、保存状态、研究的可能性等。环境背景指所研究区域、遗址的自然地理状态,以史前时代为研究对象的,还应该考虑古环境。材料的文化历史框架是所研究区域的考古学文化时空框架,有时还应该加上周邻地区的,这样让大家清楚了解研究对象所处的时代、空间位置。这些都是背景,是不能不介绍的。不能假定读者都了解这些背景,常有同学在写作开题报告时不写这些内容,要知道就所研究的课题而言,你比老师的了解要多得多,你不介绍的话,指导导师可能都摸不着头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